菊花茶是胎菊好還是貢菊好菊花茶是酸性還是
我們都知道,飲食講究酸堿均衡。那末菊花茶是酸性還是堿性?菊花茶什么時候喝最好?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菊花茶的喝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菊花茶是胎菊好還是貢菊好其實沒有最好的菊花,只有最合適自己品味與條件的菊花。我從小喜歡喝菊花茶,小有研究,幫大家把市面主要的菊花作個比較。
首先,中國的菊花大類可分兩種,黃山菊(也稱黃山貢菊)和杭白菊(也稱杭白貢菊)。這兩種菊花,產地,顏色,加工方法和作用效果都有較大區分。
先說黃山菊,原產于安徽省歙縣一帶,相傳曾經作為進貢的御用藥品,所以又稱黃山貢菊。黃山菊主要用于藥材,通常不用作平常保健飲用。比如清光緒年間,北京紫禁城里流行嚴重的紅眼病,京城名醫的藥方中,黃山菊就是主藥。所以,黃山菊是一種藥性較強的藥用菊花,也是很多中成藥的主要原料。
再說杭白菊,與黃山菊相比,杭白菊則主要作為日常保健飲品。
《本草綱目》記載:白菊“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
《神農本草經》也將白菊列為上品,謂其“主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現代醫學也證明杭白菊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成分,口味甘甜、清香,作用平緩,豐富的維生素A是保護眼睛重要的營養成分。常常用上等菊花泡飲,能讓人頭腦蘇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長期用眼致使的眼睛疲勞、雙眼干澀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有一點大家可能不知道,杭白菊雖然冠以“杭”字,其實原產于浙江桐鄉。桐鄉是杭白菊的原產地。桐鄉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年日照時數適宜,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十分合適杭白菊的生長,所以生產的杭白菊味甘純粹,營養豐富。桐鄉種植杭白菊歷史源遠流長。相傳乾隆皇帝曾欽點桐鄉所產白菊花為御用貢品。桐鄉當地有幾家著名的品牌杭白菊生產商,其中最著名的有“春發菊業”,“同新食品廠”和“東籬下菊業”。
菊花茶是酸性還是堿性菊花茶是堿性食品。
堿性食品:蔬菜、茶葉、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制品、牛奶等。
酸性食品:肉、蛋、魚、動物脂肪和植物油、米飯、面食、糖類甜食等。
菊花茶什么時候喝最好菊花有降火消毒的功能,多喝菊花茶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每天喝上一小壺菊花茶是很有必要的。當喝菊花茶的時候就應當選擇好的時段了,一天24個小時,應該在下午兩點左右的時候喝是最好的時段。但是,菊花茶最好我們不要在晚上喝,如果在晚上喝菊花茶,就很容易致使睡眠質量下降,還有就是菊花茶不能在早上起來就喝,由于是空腹,空腹不能喝菊花茶哦!
菊花茶怎樣喝最好1、菊花山查茶:取菊花10克,加山查、金銀花各10克,代茶飲用,能化淤消脂,清涼降壓降壓、減肥輕身,適用于肥胖癥、高血脂癥和高血壓患者。
2、三花茶:菊花,金銀花,茉莉花均少量,泡水作茶飲,可清熱解毒,適用于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菊花茶什么時候喝最好
3、菊花蜜飲: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后保溫30分鐘,過濾后加入適當蜂蜜,攪勻以后飲用。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由白菊茶和上等烏龍茶制成的菊花茶,是每天接觸電子污染的辦公一族必備的一種茶。因為此茶具有去毒的作用,對體內積存的有害性的化學和放射性物資、都有抵抗、排除的療效。
4、取菊花10克,茶葉3克,一并沖泡,可防治初期高血壓。
5、取菊花10克,桑葉、枇杷葉各5克,研成粗末,用沸水沖泡代茶飲,可防秋澡,適于因秋燥犯肺引發
的發熱、咽干唇燥、咳嗽等病癥后食用。本方尚有預防流感、流腦、乙腦、腮腺炎、水痘等作用。
6、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蘇杭一帶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效。
7、逐日餐后,用5、6朵杭菊花沖泡飲服,能解渴生津。
8、取野菊花15克(鮮品加倍),沸水沖泡10分鐘,入冰糖20克溶化即可。逐日2劑,代茶飲用,沖至無味。清熱解毒、涼血明目。用于防治鼻咽癌。
痛經要吃什么中藥調理
勃起功能障礙應如何治療
康緣藥業的產品怎么樣
小兒流行性感冒怎么辦
吃什么治療尿黃
中國財經產業網中國健康在線
北方生活網
- 求學季,杭州家長都在咨詢的熱門國際化該學校來了!
- 足球報:山西龍晉隊內最高月薪一萬五 上賽季以前收到120份簡歷
- 雪糕刺客送福利啦!育碧開啟旗下競速游戲特惠營銷
- 國粹藝術名家——王山下
- 領導平常多給你安排工作,到底是重用還是隨意使喚,從這2點分辨
- 【設計干貨】這種科技感LOGO是不是?
- 陜西發現巨大腳印,深入絕壁堅硬的沉積巖,到底是什么生物留下的?
- 靈感來自武周和吐蕃文化 敘事解謎游戲《歸夢》上線Steam
- 到底最火發型100款,想清爽利落,趕快挑一款吧
- 粗肩膀男士請進!遮肉又藏象肩膀的百慕大短褲應該這么穿
- 永劫無間NBPL告訴他我們,天選屬于強者!賽場上的技巧你學到了嗎?
- 民生公司股票:給予廣汽集團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