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控中心發布:汛期8個健康提示
北京7·21特大暴雨引發全國關注。當大家將目光集中在防雨以及暴雨中的搶險自救時,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日發布“汛期8個健康提示”,提醒大家千萬不能忽略暴雨后易引發的次生水污染、食物中毒和傳染病暴發等問題。記者為此采訪了北京市政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重大傳染病專家委員會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崔小波教授,請他對這些提示逐一解讀。
1.被雨水浸泡過的食物盡量不要吃。崔小波指出,夏季食品原本就易受細菌、霉菌污染,暴雨過后,被打濕或浸泡的蔬菜、水果等更容易腐爛變質,購買和食用時要尤其注意。各類瓜果最好洗凈去皮后再吃;飯菜要燒熟、煮透,盡量別吃涼拌菜;剩菜如果沒放進冰箱,4小時后不要再吃。
2.自來水可能受污染,不要直接飲用。被暴雨沖走的動物尸體、廁所糞便、生活垃圾等都可能污染自來水的水源,因此,汛期內一定要喝徹底煮沸的水,必要時購買瓶裝純凈水。
3.皮膚接觸雨水后要及時清洗。如果皮膚存在傷口,接觸雨水后很容易誘發感染。此外,暴雨積水中存在各種污染物,蹚水時一旦被雜物劃傷,更容易導致皮膚感染甚至誘發破傷風,應盡快就醫。
4.積水、垃圾及時清理。暴雨帶來的居室周圍積水、垃圾一定要及時清理,以減少蚊蟲滋生。家中可以使用蚊帳、驅蚊藥等,減少蚊蟲叮咬,以預防瘧疾、乙腦等病媒類傳染病。
5.用流動的水洗手。夏季是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暴雨過后更會加大致病風險,因此接觸臟東西后,一定要及時洗手;外出回家、飯前或吃零食前都要先洗手。洗手時,要用清潔的流動水,擦手用的毛巾必須干凈。
6.避免過度勞累。暴雨后保持生活規律、合理安排時間、避免勞累、隨時增減衣服,對預防感冒非常重要。
7.廁所、糞便等嚴格管理。受災嚴重地區應對此采取必要的衛生干預措施。
8.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一旦出現不適,應及時到附近的醫療機構就診。發現飲用水出現異常,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 以上就是關于“北京疾控中心發布:汛期8個健康提示”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北京疾控中心發布:汛期8個健康提示”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