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老兵被困印度 擔心時日不多只想盡快回國
日前,印度外交部通知王琪全家辦理印度公民護照。王琪和兒子計劃2月10日乘飛機返回中國。他說最想吃故鄉的手搟面。1963年中印戰爭后,王琪在森林迷路,被印方抓獲被以特務罪入獄7年,后被安排在印度偏僻農村。中國使館1直為王琪回國努力著。
滯留印度54年 老兵王琪有望近日回國
王琪當年所隸屬的部隊原蘭州軍區某師有相當1部份官兵為陜西人。這些如今平均年齡75歲的老人由于當年的戰友誼,幾近每一年都要小范圍集會,共敘當年的戎馬歲月。
今年76歲的陳群耕老先生和王琪當年在同1支部隊。他回想說,當年駐青海西寧的這支部隊為師建制,下面有多個獨立營,王琪屬于獨立工軍營2連的戰士。“2連也叫渡河連,就是專門負責給部隊行軍途中過河架橋的部隊。”陳老先生回想說。
在陳老先生的記憶中,當年王琪失蹤屬于部隊產生的大事,為了尋覓王琪,部隊后來還組織戰士們搜山,但1直未果。
54年后外交部正推動印方及時辦理手續外交部發言人陸慷6日表示:“我們注意到近來媒體對這個問題的延續關注。我們也介紹了中國駐印度使館最近幾年來所作努力,包括大家可能已看到的有關報導,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先生近日還同王琪老人通了電話。”
陸慷表示,最近幾年來,中國駐印度使館1直與王琪老人保持聯系,為他順利回國探親進行著不懈努力,包括推動印方為老人及時辦理相應出入境手續。
陸慷說,中國駐印度使館已在2013年為老人頒發了為期10年的中國護照,并從那時起每一年向其提供1定的生活資助。“我們相信,在中印雙方共同努力下,在尊重當事人本人意愿的條件下,此事1定能夠得到美滿解決。”陸慷說。
回國之路難點在哪身份
王琪給記者出示的1968年旁遮普邦內政廳的監押文件顯示,他是因“非法進入印度領土,要挾印度國家安全”而被逮捕。
手續
他屢次向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申請回到中國,但還是1直沒有得到終究答復。地方政府要求提供詳細報告,內政部卻表示沒法提供。
中國老兵王琪被困印度54年的消息近日延續引發關注。2月4日至5日,記者跟隨中國駐印度使館工作組,兩次來到王琪位于印度中央邦蒂羅迪村的家,了解他的境況和想法。78歲的王琪向記者詳細講述了他誤入印度領土被抓、被監禁至放逐、娶妻成家、回國申請遭拒的進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說,印度當局到今天仍不能肯定王琪是不是是“戰俘”。而提及這1點,王琪本人則態度堅決地告知記者,他并不是“戰俘”,當年并未“投降”。
日前,印度外交部通知王琪全家辦理印度公民護照。王琪和兒子計劃2月10日乘飛機返回中國。他說最想吃故鄉的手搟面。1963年中印戰爭后,王琪在森林迷路,被印方抓獲被以特務罪入獄7年,后被安排在印度偏僻農村。中國使館1直為王琪回國努力著。
滯留印度54年 老兵王琪有望近日回國
王琪當年所隸屬的部隊原蘭州軍區某師有相當1部份官兵為陜西人。這些如今平均年齡75歲的老人由于當年的戰友誼,幾近每一年都要小范圍集會,共敘當年的戎馬歲月。
今年76歲的陳群耕老先生和王琪當年在同1支部隊。他回想說,當年駐青海西寧的這支部隊為師建制,下面有多個獨立營,王琪屬于獨立工軍營2連的戰士。“2連也叫渡河連,就是專門負責給部隊行軍途中過河架橋的部隊。”陳老先生回想說。
在陳老先生的記憶中,當年王琪失蹤屬于部隊產生的大事,為了尋覓王琪,部隊后來還組織戰士們搜山,但1直未果。
54年后外交部正推動印方及時辦理手續外交部發言人陸慷6日表示:“我們注意到近來媒體對這個問題的延續關注。我們也介紹了中國駐印度使館最近幾年來所作努力,包括大家可能已看到的有關報導,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先生近日還同王琪老人通了電話。”
陸慷表示,最近幾年來,中國駐印度使館1直與王琪老人保持聯系,為他順利回國探親進行著不懈努力,包括推動印方為老人及時辦理相應出入境手續。
陸慷說,中國駐印度使館已在2013年為老人頒發了為期10年的中國護照,并從那時起每一年向其提供1定的生活資助。“我們相信,在中印雙方共同努力下,在尊重當事人本人意愿的條件下,此事1定能夠得到美滿解決。”陸慷說。
回國之路難點在哪身份
王琪給記者出示的1968年旁遮普邦內政廳的監押文件顯示,他是因“非法進入印度領土,要挾印度國家安全”而被逮捕。
手續
他屢次向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申請回到中國,但還是1直沒有得到終究答復。地方政府要求提供詳細報告,內政部卻表示沒法提供。
中國老兵王琪被困印度54年的消息近日延續引發關注。2月4日至5日,記者跟隨中國駐印度使館工作組,兩次來到王琪位于印度中央邦蒂羅迪村的家,了解他的境況和想法。78歲的王琪向記者詳細講述了他誤入印度領土被抓、被監禁至放逐、娶妻成家、回國申請遭拒的進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說,印度當局到今天仍不能肯定王琪是不是是“戰俘”。而提及這1點,王琪本人則態度堅決地告知記者,他并不是“戰俘”,當年并未“投降”。
迷路誤入印度領土被監禁達7年根據王琪敘述,他當時是1名駐扎在中印邊界附近的工程兵,管理機械裝備。1963年元旦假期期間,他請假出營地游玩,卻誤入附近森林迷路,找了兩天也沒有找到營地。由于附近森林虎狼出沒,王琪非常懼怕,因而向遇到的1輛印度紅10字會的汽車求救。王琪當時認為,中印戰爭已結束,中國釋放了大批印度戰俘,印度也會把他送回中國。沒想到,印度紅10字會將其送到了印度軍營,其間王琪在車上途經1個紅10字會營地,看到了中國紅10字會標示,剛想要呼喊,卻被印度人捂住嘴。
王琪給記者出示的1968年旁遮普邦內政廳的監押文件顯示,他是因“非法進入印度領土,要挾印度國家安全”而被逮捕。印度人把王琪當作特務送往首都新德里監獄進行鞭撻詢問。由于王琪是工程兵,沒挖出甚么信息,以后印度政府將其送往印度旁遮普邦監獄關押。王琪提供給記者的幾份旁遮普內政廳監押和釋放文件,均顯示了王琪被關押的時間。
在旁遮普被監押期間,王琪與監獄人員關系良好。1969年監押結束后,印度政府問王琪接下來怎樣辦,王琪說回國,印度政府告知他幾天后送其回國。但實際上,王琪卻被送到了中央邦蒂羅迪村。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蒂羅迪村位于1個鐵礦山附近,印度政府的異己份子、中國兵士、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國的回歸人員,都安置在這里。在當時,蒂羅迪村就是1個放逐各種人的地方,4周是湖泊和森林,出去的路被封死,4周1片荒涼。蒂羅迪村發展到現在,也才有1萬多人。
王琪在蒂羅迪村待了幾個月后覺得不對勁,就去警察局問,為何還不送其回國。警察明確告知他不可能回國,也不給其身份。王琪這才明白,這是把他放逐到這里,讓其自生自滅。
生存出獄后做生意娶妻生子定居不得已,王琪來到蒂羅迪村里1個磨坊,打工掙錢為生。1970年前后,他用攢下的錢蓋了座房子,并開了1家商店做點小生意。
1975年在生意人的幫助下,王琪迎娶了當地1位姑娘。王琪本來想要迎娶另外1位心儀的姑娘,但當地人不允許。嫁給王琪的這位姑娘父母雙亡,只有1個哥哥。1978年王琪有了大女兒。隨后生下了大兒子、2兒子和2女兒。大兒子從小生病,28歲時不幸去世。2兒子現在在附近礦山打工。大女兒在村里當收費員,2女兒在村里做會計。
據王琪講述,由于想家,有時候哭1晚上枕頭都濕透了。當地民眾很同情王琪,對他也很好,只是警察常常刁難他,由于開商店時沒有行賄,他被警察打折了1條腿,記者也看到了其腿上的傷疤。由于王琪與當地1名退休高官關系較好,在這名官員的干預下,當地警察局局長被調走,王琪的境況才有了好轉。
王琪在所蓋的房子住了18年,后來年久失修就不住了,搬到現在朋友提供的房子里:1個鐵皮房,兩個房間,1個10幾平米的小院。附近礦山炸藥經銷商奧馬爾和村民都非常關照王琪。在礦上的批發商讓其兒子到他公司上班,管理炸藥,時間隨意安排,有事可以不來,還為其提供車輛使用,每個月8000盧比(約合800元人民幣)。記者在其家里看到,1家雖然清貧,但其樂融融。現在王琪每天凌晨5點就起床,鍛煉40分鐘,每天堅持。用王琪的話說,1定要堅持鍛煉,練好身體,等著回國。
歸根擔心光陰不多只想盡快回國談到為何急切回國,王琪說,最主要是自己光陰不多,想要給家人1個交代,讓其家人回到中國,讓中國那邊的親人也知道印度這邊還有1支血脈,讓兩邊聯系起來。王琪在給大使館的申述信中也提到,如果不讓回印度也沒有關系,他1心就是想回中國。
王琪的妻子蘇西拉說,自己與王琪命運相同。“他是有父母不能相見,我是想見父母見不到。”蘇西拉父母雙亡,本來不愿意嫁給王琪,最初幾個月很難適應王琪的語言和風俗。后來漸漸熟習了,才知道王琪是1名中國軍人。作為老伴,蘇西拉說,王琪不管走到哪里她都永久隨著他。兒子蘇什拉說,家人也很想隨著父親去中國。
王琪給記者出示的1998年1月15日1份申請文件清單上,王琪所居住的中央邦地區法院用英文詳細列出了他應當提交的15份文件。還有1份1990年印地語的申請回國文件清單。
對王琪的申請,印方也有回應。在2004年4月印度內政部簽發給印度中央邦邦長和中央邦內政廳的文件中,印度內政部對王琪申請表示沒有相干記錄,中央邦要求提供詳細報告,內政部表示沒法提供。印度內政部還表示,如果中央邦要給王琪身份,需要再次告以內政部。在2008年9月24日印度總統秘書發給印度內政部并抄送王琪所在地區的1份文件中,印度總統秘書提示印度內政部對此事給予適當關注。印度外交部2月4日表示,印度正在肯定觸及到中國兵士案件的細節,并研究如何更好處理此事。
2月4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領事參贊閆曉策率工作組前往王琪家中慰勞,送上慰勞金和慰勞品。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表示,正抓緊和印度政府、中國國內有關部門密切溝通。相信王琪回中國探望親人的欲望1定能夠實現。王琪表示,幾年前母親去世時未能回國,1直心存遺憾,1定要回國看看健在的親人。他已向印度政府明確表示,希望回中國去,越早越好。
被困印度的,還有1位重慶老兵近日來,1名年近8旬的中國老兵王琪被困在印度農村50年,苦苦期盼回國探親的新聞揪住了大家的心。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除王琪外,還有另外1位中國老兵一樣被滯留在印度的中央邦蒂羅迪村,和王琪同村,名叫劉樹榮。
據王琪流露,劉樹榮來自重慶江津,有兩子兩女。2月4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領事參贊閆曉策率隊探望了王琪和劉樹榮兩位老人。但劉樹榮表示不回國,他已在印度安家,國內已無親人,愿在印度安度余生。 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試圖通過中國駐印使館聯系劉樹榮老人時,使館新聞處工作人員流露稱,劉樹榮目前中文已非常不清楚,也沒法使用英文,只能用印地語溝通交換。“(他)說中文非常費力,只會1點點4川話,說不了幾句就會轉成印地語來交換。” 對老人不回國的想法,使館也非常理解,“20多歲就出來了,現在已80來歲,更何況國內已沒有甚么親人。”該工作人員稱,這并沒有甚么希奇的地方,許多久居國外的華僑華民有著類似的想法。另外使館還表示,使館尊重老人意愿,并且將對其生活提供必要協助。
來源:央視 成都商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