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甸65級地震魯甸生死錄
[魯甸6.5級地震]魯甸生死錄
半個多月前產生的那場地震,讓人們走近了滇東北這片脆弱的自然災害頻發帶,也向人們展現了中國西南部山區的生存圖景——那些生死與堅韌,貧困與掙扎,毀滅與重生,和那群生于山、死于山、困于山、立于山的人。
死而莊嚴
震后第三天,在外打工的張元山第一次回到甘家寨時,沒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魯甸縣龍頭山鎮龍泉社區的這個自然村,遭受的不是倒房、地裂,而是更加完全的摧毀:半面大山垮下來,埋掉了32戶的55人。
在這個大約1500萬方的土石堆上,甘家寨20多名青壯年與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民間組織藍天救濟隊一起,搜索親人。
他們頂著余震、烈日、暴雨挖了三天,找到10具遺體后再無進展。土石最淺處20米,深處上百米。
每次余震一來,大家趕忙跑,以后回來接著挖。即使這樣,仍有村民被砸傷。
村民組長張元山和幾名黨員碰頭后,召集村民開會:咱不能為了死人再傷著活人。
一陣沉默。
震后第六天,村民們集體作出一個痛徹肺腑的艱苦決定——放棄搜尋。
現場的人哭了,站在一旁的救濟官兵哭了……
在大自然的毀滅之力眼前,一切生靈都渺若芥草。惟有生命的尊嚴讓人類有別于萬物——即使低微而生、悲愴而死,靈魂仍然挺立。
5日,龍頭山鎮八寶村青年陳紹虹在一條填滿巨石的山溝找到了父親,老人就躺在花椒樹下,安詳得像是睡著了。
陳紹虹對隨他前來救濟的第14團體軍工兵團某連連長歐陽梁提出了一個要求:能不能幫我把父親抬下山?
官兵們砍來竹子做成擔架,用被子裹好遺體,4個人抬在肩上,在塌方、裂縫之間左躲右閃地尋覓通道。
最險一段,要過一條洪水暴漲的深溝。只有一根電線橫穿兩岸,電線桿歪向一邊。官兵們用鐵絲做成簡易滑輪,兩人先溜過去,再將綁著遺體的繩子穿過滑輪,順著電線一點一點拉到對岸。
昔日45分鐘的路竟走了一天半。
這么多人花這么多時間、乃至冒著生命危險運送1具遺體,值不值?歐陽梁沒有顧慮這些。“每個那怕再普通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
魯甸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蹤。追尋他們的人生故事,重走他們最后一次經過的山路,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山高水長的莊嚴。
?
點擊進入專題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下一頁 末頁
孩子臉發黃是什么原因小孩睡覺肚子受涼
婦科用藥
小兒便秘用什么藥
宮頸炎如何預防和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