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依托社會工作為社會治理夯基打樁
9月1日重慶市委常委會會議,聽取了重慶市社會治理“十三五”計劃情況匯報。會議指出,要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近年來,重慶社會治理從抓基層、打基礎入手,側重完善政策、建設隊伍,輔之以示范項目引領,產生了令人矚目的效果。
完善政策制度。重慶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的實行意見》《重慶市社區改正社會工作者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加快推動社會救助領域社會工作發展的意見》,為社會工作縱深推動、領域拓展、工作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通過社區減負、職能轉變、結構優化和崗位調劑,穩步推動符合條件的專職社區干部向社工崗位轉化。在城鄉社區建立社會工作室,通過聘請本土社工、引進各類社工組織等方式實現專職社工入駐社區社會工作室。通過項目傾斜和資金扶助
,在區縣、街鎮、社區三級分別建設綜合類和專業類社會組織孵化平臺,加強人才培養、能力建設和發展指導。如南岸區探索實行社區“3事分流”自治機制,將社區事務根據公共屬性大小,分流成“大事、小事、私事”,厘清職責邊界,培育整合社會組織,通過“三級議事會”和成立公益基金等發動、吸引大眾參與到社區自治中來,初步實現了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明確界定鎮街、區級有關職能部門、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等各方主體的職能定位,強化社區自治功能。建設人才隊伍。不管甚么事業,有人才能辦事,有人材才能辦好事。重慶鼓勵社會工作行政管理機構、城鄉社區、社會組織等多部門、多行業、多領域從業人員積極報考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提升社會治理的專業化水平。去年通過考試的1126人,整體通過率19.66%,位居全國前列;其中社會工作師325人,同比增長96%;助理社會工作師801人,同比增長64%。深入實行“萬名社工專才培養計劃”,構建市級、區縣、街(鎮)三級培養機制,形成考前公益培訓、一線社工實務培訓、社區社工骨干培訓、社會工作師高級研修培訓和社會工作行政能力提升培訓等5類培訓在內的分類培訓體系。
做實示范項目。重慶實行社會服務“411”示范工程,投入近2000萬元立項社會工作服務項目192個,較2014年立項數增加77個。項目覆蓋地域由主城區為主擴展到30多個區縣;服務領域由原來的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慈善事業、社區建設、殘障康復、就業援助等傳統領域向婚姻家庭、精神衛生、教育輔導、職工幫扶、犯罪預防、禁毒戒毒、矯治幫教、人口計生、應急處置、群眾文化、優撫安置等領域擴展,基本實現社會服務領域全覆蓋。在全市建設400個社會工作服務示范社區、100個社會工作服務示范機構,重點推進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10大服務領域社會工作。以實行社會工作服務示范工程項目為抓手,采取“社區+本土社工+專業義工+督導”方式,展開特點社會工作服務,構成了一批有特點的社會工作服務品牌項目。通過社區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示范性試點,推動了社區社會治理創新向縱深發展。
小孩臉色發黃
小孩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男性尿急憋不住吃什么藥
下肢靜脈血栓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