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熟火災致22人死亡視頻曝光火災隱患
object codebase="http://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cab#version=7,0,19,0" 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width="400" height="325">
7月16日凌晨,蘇州常熟市虞山鎮一處民居突發火災,共造成22人身亡、3人受傷。目前當地通報此次火災為人為縱火,但有個細節也值得基層政府警覺,據央廣傳媒新聞微信公號“有下文”報道,當地居民早前就在當地網絡論壇反映這座居民樓存在火災隱患。群租和電線凌亂等問題,管理不到位,給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可乘之機。
查詢顯示,2016年11月,就有網友在當地一網絡論壇“12345陽光便民·蘇州”發帖稱該居民樓人員流動大,存在安全隱患。常熟市便民服務員曾回復稱要求房東整改。2017年6月6日,又有群眾在論壇投訴稱房內群租,電線凌亂、電器繁多,存在火災隱患;6月9日,便民服務員回復已有民警和消防人員實地檢查,并責令整改。
在社群民意的表達中,微博和論壇匯集了眾多訴求,成為民意表達的常用方式。相較于微博,所處相同地域、有著共同區域認知的群眾自然而然的匯聚于當地論壇,使得民意表達具有針對性,更能引發共鳴。因此,本地論壇就成為一些民眾表達訴求、尋求認同的出口。
本地論壇的發帖人大部分是所處該地生活的民眾,民意表達也更具地方特色,真實性相對較高,為地方輿情事件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如此次常熟大火案,雖然目前官方通報起火原因為人為因素,但一年前就有網民在論壇發帖指出存在火災隱患,應引起重視;在汶川大地震全國抗震救災行動中,當地網民利用論壇發布救災信息,組織開展救援行動;近年來因為在網絡論壇上曝光而被拉下馬的官員是不勝枚舉,網絡論壇監督功能,也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作出了貢獻。發生于2014年的茂名PX事件,就是先于本地論壇發酵,當地民眾在論壇討論、表達訴求,未得到及時解決,最終線下動員聚集,形成群體事件。可以說,本地論壇是本地老百姓表達怨氣、吐槽宣泄的最佳場所,有利于管理部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充分運用本地論壇形成良好的官民互動
在當今新媒體環境下,BBS(論壇)看似沒落,但在一些突發事件、輿情熱點的傳播發酵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本地論壇,則成為地方政府輿情管理、危機應對不可小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南省擁有注冊用戶和發帖數量最多、人氣最旺的綜合性門戶論壇——紅網論壇,其設置的“辟謠平臺”,對網絡上傳播的不實言論、虛假消息進行及時提示和澄清,同時,與紅網的輿論監督板塊“百姓呼聲”實行互動,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民眾訴求在這些平臺中得到及時表達,把關人員牢牢掌握網上輿論主動權,最終達到輿情干預的目的。
因地域的接近性和社會心理的趨同性,地方論壇的網民更能夠形成一致意見,進而形成民意聚集。地方政府要關注和挖掘論壇中的輿情點、信息點,對輿情苗頭進行有效處置和合理引導,防止輿情的全面發酵甚至向全國蔓延。
這就需要對本地論壇的“吐槽”多一些包容。本地論壇是在本地宣傳部門的管理范圍之內,如果在本地論壇上得不到情緒宣泄,可能就會轉戰微博、社區等更大平臺去吐槽。外地的“吃瓜群眾”與本地單純想要為解決問題而尋找出口的民眾心態不同,外地網友不了解本地實際情況,可能借助輿論熱點斷章取義宣泄起哄,而本地網友知根知底,都知道這是一個訴求個案,并非是對政府、體制的詆毀。如果因此造成輿論失控,網絡帖文的管理也鞭長莫及。通過本地論壇,地方政府與網民形成良性互動,將會有效地將輿情遏制在萌芽中。
如前所提的湖南紅網論壇,有相當一批數量的網絡輿情觀察員和評論員,在相應的子論壇上主動發布具有一定深度的正面貼文,主動引導網絡輿論,并針對網上負面貼文進行跟貼,在網上澄清事實,消除負面影響。幫助民眾答疑解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對民眾關心關注的切身利益問題要給予更多關注,凝聚社會力量,才是引導網絡論壇輿論危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規避本地論壇局限性以防“次生輿情”
本地論壇由于地域的限制性和渠道的獨特性,目前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困境。從論壇發帖內容方面來看,多為個案、或具地域特色等獨特性,一些事件持續關注度不強,事件信息獲取不夠完善,為下一步的監管反饋工作帶來困難。
另外,網絡論壇在民意表達的過程中情緒化言論較為嚴重,謠言現象屢禁不止,在民意表達的過程中,“把關人”缺席、缺少有力的意見領袖、行業自律性差和不良信息過濾技術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
2009年5月4日,一則名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有地震發生的論壇網貼可以說給當地帶來了范圍較大的一場虛驚,當晚這則關于地震訊息的論壇帖子在沒有經過證實的情況下發出,隨后引起本地市民注意,頃刻間被大量轉發,市民從家中走出紛紛涌上街頭。許多市民都通過致電市長熱線對地震一事進行詢問,宜昌市隨即組織各路媒體發布辟謠信息。一則沒有經過證實的地震帖子引發了一個城市的軒然大波,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引發社會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