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蒜反季節栽培技術
青蒜反季節栽培技術
青蒜反季節栽培技術
青蒜是群眾喜愛的蔬菜之一,其正常的栽培季節在廣西中部是月,采收期在翌年的月。青蒜反季節栽培指盛夏或初秋播種,特別是月播種,月采收上市,此時上市的青蒜價格高,經濟效益好。近兩年,筆者于6月底-7月上旬指導種植了105畝青蒜,均取得成功,平均產量為2150公斤/畝,產值為6450元/畝,其栽培管理技術如下:
一、選種。選用適合本地種植的紅皮、蒜頭完整、無畸形、無病蟲、顆粒飽滿、蒜瓣較大、辣香味濃的玉林香蒜或其他優質品種。
二、整地起畦。選擇灌溉條件較好、肥沃的沙壤土田(地),種植前一犁-耙或二犁三耙,確保泥土疏松細碎平整,除凈雜草,每畝施基肥公斤,以廄肥為主,將基肥與泥土充分混合(若農家肥較少可在播種后撒施畦面作蓋種肥用),然后按寬1..4米起畦,開畦溝寬厘米,深厘米。
三、種子處理。大蒜發芽適宜溫度為℃,超過25℃難以發芽,種子低溫處理是反季節青蒜種植成功的關鍵。
1、冷庫低溫處理。大面積生產的大蒜,一般把蒜瓣放在℃的冷庫中1個月,然后取出播種,或把種子吊放在陰涼的水井里,也可達到目的。
2、冷水浸泡處理。沒有冷庫條件的,可將大蒜種瓣浸泡于冷水中(最好是冷涼的井水)天,浸泡期間要勤換水,之后撈出播種。
四、播種。于6月下旬-7月上中旬播種,每畝用種量公斤。行距厘米,株距厘米,每畝種植萬株。開淺溝播種,將蒜瓣背插入土,以微露尖端為宜,然后覆以厘米厚的細土,再用稻草、甘蔗葉等覆蓋,并立即澆水保濕(最好是施稀釋的沼液)。
五、田間管理
1、遮陽。6、7月份烈日高溫,為了使大蒜生長期間處于較低土溫,氣溫條件及免遭暴雨襲擊,必須用遮陽遮陽。一般采用中小棚覆蓋方式,方法是在畦上搭高約1.3米的平棚或拱架,棚上再直接蓋上遮陽。有條件的可進行大棚覆蓋,即在塑料膜上加蓋遮陽或大棚架上直接覆蓋遮陽。夏季氣溫很高,應采取全天蓋,進入9、10月份,天氣漸涼,可揭開遮陽。
2、水肥管理。播種后和大蒜生長期要經常淋水,保持土壤濕潤。追肥以施速效肥為主,第一次追肥于出苗后天進行,每畝可用尿素3.5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對水淋施;隔15天后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用尿素4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硫酸鉀1公斤對水淋施;第三次追肥于齊苗后65天左右,每畝用尿素4.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硫酸鉀3公斤對水淋施。每次追肥后,應立即向蒜苗灑1次水,并保持覆蓋物濕潤天。根外施肥視苗情進行,可用濃度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3次。同時注意勤除雜草。出苗后90天左右,即可采收上市,應收大留小分批多次采收。
3、病蟲害防治。大蒜的蟲害較少,主要是蠅蛆。在成蟲發生期,可用21%滅殺斃乳油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菊馬乳油3000倍液,每隔7天1次,連續噴次,也可用90%敵百蟲晶體或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或40%樂果1000倍液灌根。
大蒜的病害主要有葉枯病、紫斑病、軟腐病和銹病。葉枯病用50%萬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天1次,連噴2次;紫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倍液噴霧,天1次,連噴2次;軟腐病于發生初期用農用鏈霉素噴灑,天1次,防治次;銹病發病初期,可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天1次,噴次。
脈絡舒通丸功效欣康是餐前或餐后服用怎樣能緩解腰酸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