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全膜覆蓋技術
旱地全膜覆蓋技術
旱地全膜覆蓋技術
全膜覆蓋技術集膜面集雨、覆蓋抑蒸、壟溝種植等措施為一體,可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水,控制地面蒸發,特別對冬季和早春的少量降雨能夠有效攔截,提高旱地作物生長發育水分的供應能力。與常規半膜覆蓋技術相比,在覆蓋方式上由半膜覆蓋變為全膜覆蓋,在種植方式上由平鋪穴播變為壟溝種植,在覆蓋時間上由播種時覆膜變為秋覆膜和頂凌覆膜。 該技術的集雨保墑、抗旱保苗、提溫促熟、抑草防病、增產增收效果非常顯著,比傳統的半膜覆蓋玉米增產20%-30%。輔之以長效肥料、抗旱劑、保水劑和促生根劑等,節本增效,增產增收效果更加顯著。 增產增效情況:2014年在西北、華北10省份推廣2000多畝,玉米平均增產150公斤,增幅30%以上;馬鈴薯平均畝增產500公斤,增幅30%以上。 技術要點: 1.地塊選擇: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狀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坡度在15度以下的旱作農田。 2.施肥管理:增施農家肥,科學施用化肥,氮磷鉀配合,重施基肥,后期酌情追肥,鼓勵一次性施用長效肥、抗旱劑、保水劑和促生根劑等。 3.品種選擇:根據當地降水、熱量條件,選擇株型緊湊、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增產潛力大的優良品種。 4.起壟覆膜:小壟寬40厘米、壟高15厘米,大壟寬70厘米、壟高10厘米,用120厘米寬的薄膜全地面覆蓋,兩膜相接在大壟中間并覆土,隔米橫壓土腰帶。 5.栽培管理:結合當地氣候特點確定適時播種,及時間苗、定苗,適時追肥,加強病蟲害防治。 注意事項:早覆膜,一般在3月上中旬進行,鼓勵秋覆膜和頂凌覆膜。覆膜及時在壟溝內打孔,使雨水入滲。緩坡地沿等高線起壟。播種不宜過早,以防晚霜危害。注意放苗和肥料選擇,防止氮中毒和肥害。 適宜區域:主要應用于海拔2300米以下,年降水量毫米的半干旱地區,適宜的作物有玉米、馬鈴薯等。
兩腿乏力怎么辦寶寶積食性咳嗽怎么辦心房撲動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