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老齡辦副主任:發展老年教育實現從養老到享老
資料圖。 翟羽佳攝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應妮)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增加,中國的養老產業日漸受到關注。在滿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時,老人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也不斷得到重視。在2日的第九屆健康中國論壇的文化養老分論壇上,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指出學習是最好的養老,發展老年教育是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必然要求。
吳玉韶解讀了《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出臺的主要背景:一是人口老齡化,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規模大、速度快,但是現在還處于一個比較好的時期,即低齡化時期。在2.2億的老年人里,60-65歲的人群有8400萬人,占了所有老年人口的35%,60-69歲的人群占比達56%,老年人對養老有了更多新的需求,對老年教育的新需求也非常迫切。二是老年教育不能適應老年人要求,全國目前為止有7萬多所老齡大學,在校的學生將近一千萬,供求矛盾成為最大瓶頸,“一座難求”成為焦點,其中發展是最緊迫的問題。在這個背景下,加強老年教育非常有必要。
他指出,關于文化養老,國際上有兩大理念:第一,健康老齡化的身體健康、心理、社會適應良好都與老年教育有很大關系。第二,要樹立積極的老齡化理念。聯合國老年人原則有五條,分別是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充實和尊嚴,這五條中獨立、參與、自我充實、尊嚴都與老年教育有密切的關系,從中可以看出,發展老年教育是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必然要求。
中國社會福利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曉麗表示,長者文化需求不能忽視。她透露中國社會福利協會曾和一個大學做過一個聯合調查,一千名老年人里第一大需求就是文化服務,占比達28.7%。建立老年人文化服務有效遞送機制非常有必要,這需要構建完整服務網絡并形成運作機制,由社區、黨團組織、商業機構、志愿團隊、老年人興趣團隊,共同在社區和養老機構發揮平臺作用和服務支撐作用。
“最美夕陽紅·全國養老產業文化惠民公益工程”組委會主任張運防認為,隨著人民生活物質水平顯著提升,文化養老成為適應老年人文化需求的一種積極養老理念。同時也是一種能體現傳統文化與當代人文關懷的養老方式,以老年人物質生活需求得到保障為前提,滿足精神需求為基礎,以溝通情感、思想交流、擁有健康身心為基本內容,以張揚個性、崇尚獨立、享受快樂、愉悅精神為目的。
論壇上還發布了《文化養老宣言》。宣言呼吁,在最廣泛的層面推動文化養老事業產業發展,幫助老年人群體樹立健康、積極的老年價值觀,構建老年人精神家園。宣言建議,積極投資文化養老產業,開拓文化養老新模式,以更多樣的產品、更人性的服務,滿足老年人的各項文化需求。
國家養老網也在論壇正式上線,該網站下設資訊、地方、數據、智庫、視頻、圖片、惠民、產業、專題9個頻道,通過信息傳播、項目運營、線下活動等多種方式渠道,實現養老信息共享平臺、行業大數據平臺、老年智庫平臺、老年人精神文化家園四大功能。同時,張運防榮獲“文化養老公益先鋒”榮譽稱號,著名電影藝術家田華榮獲“文化養老公益人物”榮譽稱號。(完) 以上就是關于“全國老齡辦副主任:發展老年教育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全國老齡辦副主任:發展老年教育實現從養老到享老”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