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偏愛50歲以上人群 早期檢測是關鍵
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2015年中國因大腸癌死亡的患者約19.11萬人,每年增速約達4.2%。大腸癌被稱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隱形殺手”,它在早期時幾乎沒有任何癥狀,等患者出現便血等癥狀時,再去醫院檢查,往往都已經是晚期了,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第四軍醫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常務副院長吳開春教授說到:“大腸癌的發病率在我國位居第四位。近些年我國大腸癌發病率增長迅猛,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但是大腸癌有癌前的改變,如果能通過一定的手段檢測它,盡早發現、干預、治療,就能恢復。”
抽一管血盡早揪出大腸癌
大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如果突然出現以下癥狀一定要多留心,盡早去醫院做篩查:排便習慣的改變,例如腹瀉、便秘、大便變細,并且持續超過幾天;持續便意,欲排未盡;大便帶血,顏色發暗;腹部疼痛;時常感覺無力和疲勞;以及消瘦等。
圖注:延安教師胃腸道腫瘤篩查項目現場
目前,由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牽頭,“延安教師胃腸道腫瘤篩查項目”于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正式展開,此次公益篩查是在延安消化系疾病院士工作站建設項目的第一個項目。
圖注:延安教師胃腸道腫瘤篩查項目現場
此次篩查首先發放具有唯一碼的知情同意書與胃腸道調查問卷,在回收知情同意書和調查問卷時發放對應碼的采血管前往護士處采血,樣本于當日送回延大附院進行處理,這樣一個篩查流程,保證了篩查項目的有序性、有效性及準確性。據了解,下發的調查問卷涵蓋身高、體重、飲食習慣、既往史等多項內容,有助于建立個人信息庫,全面了解受檢者健康狀態,以確保檢測結果的科學性。
圖注:延安教師胃腸道腫瘤篩查項目現場
據了解,此次公益篩查采用了博爾誠自主開發的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技術取代傳統腸鏡檢查和便潛血檢測,僅需抽取10ml外周血甲基化檢測,即可準確判斷大腸癌的患病風險,檢測敏感度為76.6%,特異度96.9%,對大腸癌早期檢出率顯著高于現有技術。目前該項技術已被列入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及內鏡診治指南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指導方針。這也是中國本土首個具有知識產權保護,且唯一獲得美國FDA、中國CFDA和歐盟CE審批的早期大腸癌血液檢測產品。
吳開春教授說:“做個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抽一管血(10ml外周血)就可以發現癌前改變及早癌,再通過內鏡+病理活檢確診,去除病變,早期干預,早期治療。”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敏感度為76.6%,特異度96.9%,對大腸癌早期檢出率顯著高于現有技術。目前該項技術已被列入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及內鏡診治指南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指導方針。這也是中國本土首個具有知識產權保護,且唯一獲得美國FDA、中國CFDA和歐盟CE審批的早期大腸癌血液檢測產品。”
做“吃貨”要適可而止
現在大家吃得好,但是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這些飲食都有可能成為大腸癌的幫兇。因為吃得越多,吃得越好腸道的排泄壓力越大,而且大量攝入動物蛋白和脂肪就容易產生很多毒素。高蛋白(指動物蛋白),高脂肪飲食在腸道內分解,可產生甲基膽蒽和不飽和多烴等兩種強致癌物。
還有更讓人“毀”腸子的,高脂肪飲食會引起大便中膽酸代謝產物(去氧膽酸與石膽酸)、膽固醇代謝產物(類固醇與類固酮),細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都增加,這些有的是致癌物,有的是促癌物,再加上不經常運動,很容易使這些有害物質堆積在腸道內。
胃靠養,腸靠清,懂得適可而止的吃貨才幸福。“適可”主要是指,合理安排膳食,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盡量吃得素一點兒,食物種類盡量以鮮、淡、雜為主;“而止”主要是說,盛飯的餐具也盡量小一點,每餐吃得少一點,早一點放下筷子,少吃肉類、快炒類、腌制類食物。
看看大腸癌五大高危因素你占幾個?
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非常超重)人群罹患及死于大腸癌的風險會高于普通人。超重會使男女性患大腸癌的風險都增加,但這種相關性在男性中更強。
缺乏運動:如果不鍛煉身體,患大腸癌的機率會增加。經常鍛煉身體有助于降低癌癥風險。
攝入過多紅肉加工肉類:膳食中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或肝)和加工肉類(比如熱狗和一些午餐肉)含量高,可提高大腸癌風險。
吸煙:長期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更容易罹患和死于大腸癌。
酗酒:大腸癌已被證實與酗酒相關。建議男性每天不超過兩杯,女性不超過一杯。 以上就是關于“大腸癌偏愛50歲以上人群 早期檢測是關鍵”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大腸癌偏愛50歲以上人群 早期檢測是關鍵”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