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批量入市但首批用戶仍用4G業務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沈怡然 9月19日,華為發布了新款旗艦手機Mate30系列,其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表示,這已經是華為的第二代5G手機。
形成對比的是,9月中旬,蘋果CEO庫克在產品發布會后接受采訪,針對“為什么蘋果11沒有5G”的問題時,提出了“5G有一點超前,產業鏈不夠成熟”的觀點。
5G手機到底近況如何?
9月19日,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在第十一屆天翼智能生態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全球5G的發展速度可以說是超過預期。根據GSMA智庫的最新預測,2020年,170個運營商將會在54個國家和地區商用5G網絡,5G用戶數將會達到7300萬。
快速發展帶來良好的規模效應,9月19日,中國電信與行業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進行了4輪簽約儀式,采購包含5G手機等各類5G終端,簽約量4000萬部。
但一位國內手機企業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首批用戶的反饋稱5G像是4GPlus版。此外,諸如續航能力、收費和商業模式等相關問題還有待解決。
這與5G硬件大步向前,但相關生態還尚未形成有關,“快速發展也意味著發展窗口期相對縮短”,斯寒表示,作為5G終端中最主要的角色,手機仍然面臨著很多亟待優化和解決的問題。
用戶反饋
9月20日,中國電信市場部副總經理陸良軍在2019年中國電信智能終端技術論壇上稱,用戶正對5G手機保持著高期待,根據中國電信調研結果,在終端用戶認知度上,3G升4G時期達到80%,而在4G升5G時期達到92.4%,67.8%的人有更換5G手機的意愿。
5G指向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手機作為5G時代的終端之一,在與萬物的實時連接和數據互通中,將擁有新的應用空間,但目前圍繞這一目標的生態還尚未搭建。
陸良軍稱,中國電信正采用多手段推動5G手機終端的普及,并在近期抽取了部分來自40多座城市的首批5G用戶進行調研,調研發現,這些用戶使用的業務中,前五名依次是應用商店、抖音短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首批用戶仍在使用4G業務,與預期有落差。
9月20日,一位來自國產手機企業人士對經濟觀察報稱,所在企業的5G手機已經上市,但首批用戶的反饋是,5G手機就像4GPlus版本,在極高的網速條件下使用以前的應用。
陸良軍認為,這也反映出,市場期盼對網絡速率要求更高的5G業務。在通信技術的2、3、4G時期,終端傳輸內容從文本、圖片到視頻,那么5G時代將會如何,各方正在努力探索。
上述手機企業人士稱,目前手機應用的發展條件還不充分,一方面網絡部署仍然需要過程,另一方面,目前參與其中的內容商較少,好的內容商的參與需要市場有更大的用戶基數推動。
性能優化
工信部曾在今年5月表示,目前5G系統、芯片、終端等產業鏈主要環節已基本達到商用水平,具備了商用部署的條件。在本次2019中國電信智能終端技術論壇上,陸良軍也表示,整體上5G手機通信性能滿足商用需求,但在運行穩定性上,相對同期4G手機水準存在較大優化提升空間,在續航水平上,滿足用戶一天的基本使用需求,整體上與4G手機續航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對于續航問題,9月20日,上述來自國產手機企業人士對經濟觀察報稱,5G頻率高導致功耗更高,這也是影響手機續航的重要因素,目前來講,業內有兩種解決方案,一個是優化電池,用新材料提升電池用電效率;另一個是利用堆疊技術節約其他硬件空間,從而為電池提供更大空間。
對于手機其他方面的性能水平,陸良軍表示,在吞吐量上,現網下行最大速率均超1Gbps,最大上行速率超120Mbps,滿足商用需求;網絡時延上,現網(NSA)時延最小值低于10ms,相對4G有顯著優化。
上述人士稱,基于5G頻率目前的水平,5G手機在硬件上已經不存在太大難點,未來中國部署毫米波頻率,會為手機帶來一系列研發難點。
商業模式探索
5G手機資費套餐正在探索中。從公開材料來看,三家運營商陸續針對內測用戶推出了5G套餐。
中國移動表示,針對內測用戶(不換卡、不換號),套餐每月包含200G流量、1000分鐘語音、100條短信;中國聯通表示,可免費申請當月100GB流量,體驗最高 1Gbps的 5G網速服務(125MB/S,比目前4G網速快10倍);中國電信表示,可享受每月贈送的100GB流量,體驗期為兩個月時間,但需要自己備5G手機。
運營商并未就此制定套餐價格。斯寒表示,GSMA智庫對全球早期公布的5G資費方案進行了研究,發現各個市場的5G定價各有不同。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按速率提供無限流量套餐,如芬蘭運營商elisa分了兩個檔,按照600Mbps和1Gbps兩個檔位進行收費;第二種是傳統的按流量收費;第三種是捆綁5G無線路由器,或捆綁5G增值業務,包括VR、超高清和游戲進行收費。
從目前的資費情況來看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限量資費在下降,相比4G,5G的平均資費降低了四分之一,每GB從17美元降為13美元,相信隨著5G網絡的大規模部署,每GB價格會大幅下降。另外一個特點是不限量資費上漲,從現有4G和5G不限流量套餐平均來看,4G月費為68美元,而5G月費增長到了89美元,網速的提高帶來了溢價。
斯寒稱,展望未來,更多5G收費模式會相應出現,消費者也會愿意為更高速,尤其是不限流量的網絡多付費。韓國運營商就發現,消費者愿意為5G支付更多。韓國消費者在4G套餐中選擇最多的是每月6GB42美元,而在5G套餐中選擇最多的是每月150GB63美元,每月支付提高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