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高價吃不起我家吃它來解饞5塊錢炒一盤
豬肉高價吃不起,我家吃它來解饞,5塊錢炒一盤,香過大魚大肉
皮肚這種食材,我一直以為是豆制品,上了中學才知道它是豬皮做成的。
90年代的時候沒少吃皮肚,那時候這可是一道宴客的好菜,價格便宜,算是標準的葷菜,成本不高待客又挺有面子,但凡走親訪友、逢年過節,總能在餐桌上看到“燒皮肚”這道菜,吃起來既有肉的香味,又能很好的吸收調味料的味道,口感還很勁道,所以一直挺受歡迎的,每次桌上有這盤菜總會被吃個精光。即便放在現在,這盤“古老”的菜依然不過時,聚餐的時候也會經常點一盤來吃。
別看皮肚是豬皮晾干后油炸而成的,可絲毫不會顯得油膩,皮肚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豬肉高4倍,脂肪的含量卻是豬肉的二分之一,膠原蛋白含量也高,經常吃還能滋顏潤膚,算是一種健康的食材了。
最近豬肉價格狂漲,一斤好豬肉30元,幾乎賣到了羊肉的價格,真是有點吃不起了,不過好在皮肚的價格沒怎么變,到菜市場買泡發好的,5塊錢的就能炒上一大盤,味道一點不比吃大魚大肉差,最近解饞就吃它了!
榨菜燒皮肚
所用食材:泡發皮肚一盤、榨菜一包、青椒兩根;小蔥、大蒜、郫縣豆瓣醬、蠔油、料酒、鹽、雞精。
第一步:市場里買到的皮肚要仔細的清洗一下,多在水龍頭下面沖洗一會,沖洗到完全不黏手的狀態。
第二步:清洗好的皮肚切成三角塊,涪陵榨菜一包,青紅椒切段,小蔥和大蒜切碎備用。
第三步:鍋中適量的油,油溫六成熱后,加入一大勺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放入蔥和蒜爆香。
第四步:將皮肚倒入鍋中翻炒,直到皮肚將所有的醬料都吸收掉入味。
第五步:將涪陵榨菜倒入鍋中,加入兩勺蠔油,1勺料酒翻炒幾下后,加入半碗水蓋上鍋蓋燜煮3分鐘。
第六步:皮肚燜煮得松軟入味后,大火收汁,加入切好的青紅椒段,加入適量的鹽和雞精,翻炒均勻后即可出鍋裝盤。這樣一盤讓人回味無窮的榨菜燒皮肚就做好了。
老井說—
燒皮肚的輔料榨菜可以更換成其他食材,用腐竹、木耳都是很好的配料;皮肚即便已經泡發好,但烹飪的時候也要加水來煮一會,不能干炒,皮肚一向都是燒的,不是炒的,皮肚中的孔洞比較多,不用水煮很難完全入味。立秋美食不長膘
廚藝有限,僅供參考,吃好玩好,明天見。
本文相關詞條概念解析:
解饞
解饞,詞語。指滿足對好食物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