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牙日:超90%大眾未能養成定期潔牙的就醫行為
9月17日,第26屆全國愛牙日前夕,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和中華口腔醫學會聯合舉辦了主題為“健康每一天,從愛牙開始”的新聞發布。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孔靈芝、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王興、世界衛生組織口腔健康負責人Hiroshi Ogawa博士及中華口腔醫學會預防口腔專委會馮希平教授等專家呼吁大眾關注口腔問題對全身健康的影響,主動維護口腔健康。
世衛組織呼吁:警惕口腔問題對全身健康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口腔健康負責人Hiroshi Ogawa博士表示,在2011年9月的聯合國非傳染性疾病大會的高級別會議上,口腔衛生是全球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的重點之一已經成為共識。他強調,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也應該包括主要口腔疾病的防控,同時應該鼓勵口腔衛生專業人員參與到整體健康促進、防控,非傳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治中。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孔靈芝理事長進一步強調,口腔健康對全身健康越來越不容忽視。口腔疾病如齲病、牙周病等會破壞牙齒硬組織和牙齒周圍支持組織,除了影響咀嚼、說話等功能和美觀外,還會導致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口腔炎癥,尤其是牙周炎等可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響生命質量。
相關數據顯示,牙周炎患者發生冠心病的幾率為牙周正常者的1.5倍,發生中風的幾率則是牙周正常者的2.1倍;患嚴重牙周炎的孕婦發生早產低體重兒的機率是牙周健康孕婦的7.5倍;口腔衛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是口腔衛生良好者的1.3倍;同時由于齲病或牙周病造成的牙齒缺失,由于咀嚼功能下降,也會直接引起消化不良,還會影響老年人的壽命。
超90%受訪者未能養成定期潔牙的就醫行為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在鳳凰健康剛剛結束的一項口腔健康網絡調查顯示,雖然72%的參與者表示關注牙齒健康,但在約2萬名參與者中,能夠在半年或者1年潔1次牙的比例不足10%,約49.6%的受訪者“從來不洗牙”。超過50%的受訪者“牙齒出現問題才就醫”,將近三成的受訪者“從來不去看牙醫”,按照口腔醫師所推薦的“半年至一年洗1次牙”的受訪者僅有不足一成。
中華口腔醫學會預防口腔專委會馮希平教授表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調查結果,是由于公眾對口腔治療存在誤區、缺乏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以及缺乏對口腔健康重要性的認識;雖然大眾對口腔問題對全身健康的影響有所了解,但并沒有因此改變其就醫習慣,依然處于不看牙醫或出現問題才就醫的被動階段。
與此同時,早在2005年發布的全國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35-44歲年齡組人群的牙周健康率僅為14.5%,牙石檢出率高達97.3%。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王興指出,與牙痛、齲齒等牙周病相比,由于牙石不會產生即時的影響,最易受到忽視。事實上,牙石是導致牙周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牙石吸附了大量有害的致病菌,產生毒素,刺激牙齦發展為牙周疾病,引發牙齦紅腫、出血、牙槽骨吸收、最終導致牙齒松動和脫落。因此,王興強調,最好每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及時清理牙石,可以有效預防牙周病的發生。
針對洗牙會損傷牙齒的說法,專家表示,執業牙醫的正規洗牙對牙齒是不會有損傷的。牙石與牙齒表面的牙釉質硬度不同,超聲潔治器是通過高頻震蕩及冷卻水的空穴作用來震碎、帶走牙石,這種頻率對于牙釉質不會造成損傷,手工潔治的力量則更為溫和,也不會損傷牙齒。
專家還提醒,洗牙去除牙石后,牙齒接觸到外界環境,會較之前感覺更為敏銳。通常這種敏感的狀況會在洗牙后1~2周消失,而定期洗牙、或分次洗牙、脫敏治療等可減輕這種敏感的癥狀。
牙病使早產低體重兒風險提高7.5倍,專家提醒“不要帶著牙病懷孕”
早產低體重兒, 是指妊娠時間不足37周, 體重不足2.5公斤的新生兒。調查顯示,超過98%的受訪者并不知道牙齒問題還與早產低體重兒、胎兒畸形等相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早產低體重兒的發生與孕婦牙周炎的關系密切。牙周炎通過影響血液循環中炎性因子的濃度, 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宮腔而影響胎盤、子宮內膜等組織, 進一步激發局部的炎癥、免疫反應, 可能導致早產。研究發現有重癥牙周炎孕婦產生早產低體重兒的危險性約為正常人的7.5倍。
專家建議:不要帶著牙病懷孕。準孕媽媽在懷孕前應到正規醫院口腔科進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和口腔保健,徹底治療口腔疾病,消除后顧之憂。了解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識,減少孕期牙病的發生或阻止疾病進一步發展。牙醫可給予懷孕期間的口腔護理指導。
母體牙周炎和早產風險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而且,牙周炎越嚴重,出生體重越低,妊娠時間越短。牙周健康狀況不僅關系到全身健康,而且會影響到下一代。因此及時而有效的清除掉牙菌斑、防治牙周病是預防早產低體重兒發生的關鍵。每天2次有效刷牙,以及定期的到專科醫生那里檢查及治療就可以有效預防牙周炎的發生,也就杜絕了造成早產低體重兒發生的這一危險因素。
糖尿病人口腔疾病危害更大
研究表明,全身狀況對口腔情況的影響并非是單向的,其中以牙周炎與糖尿病的雙向關系尤其受到關注。盡管牙周炎是局部組織感染性疾病,但作為全身機體的一部分,其病變必然受到全身健康的影響,內分泌學者提示:糖尿病對牙周炎會造成進一步的危害,牙周炎也會影響糖尿病的控制效果。
糖尿病對牙周炎的影響是由于病人的免疫防御功能減弱,導致牙周炎易感性升高以及病情加重。高血糖環境可刺激大量炎癥介質分泌,促發過度炎癥反應,從而引起牙周組織破壞。研究顯示Ⅱ型糖尿病病人牙周炎高發趨勢。并且,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水平與牙周炎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糖尿病患病持續時間長則牙周炎重。
而牙周炎控制情況也會影響糖尿病控制情況。研究顯示,輕度牙周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情況比重度牙周炎糖尿病人好6倍左右。重度牙周炎相比輕度牙周炎,會更加增多糖尿病大小血管病變的發生率,其中包括有蛋白尿,大量心血管并發癥如中風、短暫性缺血發作、心絞痛、心肌炎、心衰,還有間歇性跛行等。
專家呼吁,在臨床工作中,不論內科醫生還是口腔科醫生都應對患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給予足夠重視,在控制糖尿病的同時須考慮控制牙周感染,反之,糖尿病的治療也是取得有效牙周炎治療效果的重要前提。 以上就是關于“全國愛牙日:超90%大眾未能養成定期潔牙的就醫行為”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全國愛牙日:超90%大眾未能養成定期潔牙的就醫行為”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