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天環境收購四川高綠平70%股權布局固廢 “千億營收”未制定實現路徑
7月2日晚間博天環境(603603.SF)發布購買資產事項公告,公司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四川高綠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四川高綠平”)70%的股權。據公告顯示,四川高綠平經營范圍包括固體廢物(含危險廢棄物)的收集、貯存、處置及技術研發;固體廢物(含危險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等。
由于目前交易雙方對本次交易僅達成初步意向,有關事項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股票自2019年7月3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尚未簽署正式協議
據天眼查顯示,四川高綠平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冊資本800萬元,目前實繳資本638萬元。公司目前有兩名股東,分別為蒲江和何芳,分別認繳金額600萬元和200萬元,持股75%和25%。
根據此次簽署的框架協議顯示,博天環境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蒲江、何芳合計持有的四川高綠平70%的股權。其中蒲江轉讓持有的四川高綠平45%股權,何芳轉讓持有的四川高綠平25%股權。
由于交易雙方尚未簽署正式的交易協議,具體交易方案仍在商議論證中,因此本次公告中暫未透露標的資產估值以及具體的交易結構和支付方式等。
博天環境主營業務為工業與能源水系統、城市水環境、生態修復和土壤修復等領域,公司在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3.36億元,同比增長42.35%;歸股凈利潤為1.85億元,較上年下跌8.50%。
在此次收購計劃之前,博天環境已經進行過并購動作,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與年報中許下的“豪言壯志”還相差甚遠。
公司在2018年5月耗資3.50億元收購高頻環境70%股權,后者主要從事水處理設備的研發、涉及、銷售及安裝業務。高頻環境在2018年度營業收入23613萬元,凈利潤為6463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10月31日合并財務報表之后,僅2018年最后兩個月,高頻環境就實現5673萬元凈利潤。
記者對此聯系博天環境此事進展,對方未表示回應。
“千億營收”暫未制定實現路徑
博天環境自1995年進入環境治理領域,并在2017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是國內較早從事工業與工業園區水處理的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少數能夠進行復雜工業與園區水系統綜合服務的企業。
近年來在政策及產業發展驅動下,環保產業將呈現大市場、大項目、大需求的趨勢。但是,在2018年,由于國家對PPP及環保行業的調整,環保行業普遍遭遇一定沖擊。
一邊是PPP模式遭遇挫折,另一方面BOT模式也加劇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壓力。為緩解上市公司困境,去年江蘇銀行北京分行曾給予博天環境2億元的綜合授信,用于支持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之后,在當年11月8日日繼續獲得江蘇銀行北京分行貸款5000萬元,主要用于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工程項目采購支出。
然而就在博天環境剛收到5000萬紓困資金,股價多日上漲后,公司合計持股31.35%的三大股東就打算清倉式減持,此涉嫌減持套現的行為引發二級市場的恐慌不滿情緒,不僅原本漲勢較好股價一字跌停,上交所對其迅速下發問詢函。
此事最終以有減持意向的股東做出承諾,在6個月內不在二級市場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實施減持告一段落,但上市公司已經被打上“一邊紓困一邊減持”的標簽。
此外,博天環境曾在2018年年報中提出以2030年營收超過千億為遠景目標,而當年博天環境營收剛過43億元,此舉迅速被上交所關注并問詢。公司在之后的回復中表示,該目標系表達對中國環境產業未來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充滿信心,不構成公司的遠期業績承諾,且公司尚未制定該遠景目標的詳細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