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財富研究院院長聞群納斯達克帶給科創板
本報記者 黃作金“納斯達克的制度設計似乎給了科創板很好的啟示。”恒天財富研究院院長聞群日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啟示一:采取多維度標準,打破盈利要求“緊箍咒”。
聞群表示,在上市制度方面,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分為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和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三個層次。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準入門檻最低,主要服務于新建的風險較高的小公司,相反全球精選市場財務標準最高,而全球市場上市標準介于前二者之間。
“如果觸發要求,公司可以通過主動申請轉移實現三個層次內部的升降。不同的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構成了不同層次市場的上市條件,但主要考察的方面仍在于盈利能力、股東權益、現金流、流通性、公司治理、做市商等核心指標。納斯達克采取多維度標準的方式,對科創板有很好的借鑒意義。”聞群說。
啟示二:中介機構保證市場流動性、有效性、公開性。
聞群表示,中介機構要保證市場流動性、有效性、公開性,發揮其應有之“義”。在交易制度方面,納斯達克的競爭力在于其具有唯一的電子交易系統和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制度是納斯達克市場的核心,做市商不間斷地主持買與賣兩方面的市場,發布有效的買與賣兩種報價,買賣雙方之間并不產生直接交易,他們都與做市商進行交易。每個做市商都擁有足夠的資金量,以隨時應付任何買賣。按照規定,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的公司股票,至少要有兩家做市商為其報價。納斯達克市場每一種證券平均有12家做市商,多的達到40家至50家。通過現金的電子技術和競爭激烈的做市商制度,納斯達克市場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證券市場的流動性、有效性和公開性。
啟示三:監管全面從嚴,加強信息披露,限制內幕交易。
聞群表示,在監管制度方面,證券交易委員會是美國證券市場的行政監管機構,其監管對象包括交易所和股票市場,監管目的是保證信息公開和限制內幕交易。
納斯達克交易所負責上市公司和市場交易的監管,而將會員監管職責通過簽訂監管服務協議的簽訂移交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但交易所將對其會員和市場的監管承擔最終的法律責任,一旦出事,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僅付次要監管責任。交易所對于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進行實時監察、協助IPO、管理市場參與者退出和被動做市請求、監管發行人的重要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完整性。
交易所還將會利用自動監測系統對每只證券的交易活動進行監視,一旦發現違法活動,將立即提交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監管公司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紀律處分。
啟示四:設置市值等多元化退市指標。
聞群介紹,在退市制度方面,納斯達克市場的退市標準,是淡化公司業績,這種制度設計的意圖在于更加關注公司的市值、做市商數、公眾持股等其他方面的表現。最著名的“一美元退市規則”,反映的就是公司股價成為企業從納斯達克退市的標準。由于納斯達克是分三層的一個市場,退市既可以指從高層退入低層,也可以僅指退出納斯達克市場。
“不滿足持續上市條件的公司就會觸發聆訊退市制度。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與全球市場的持續上市條件相同,與資本市場考察角度基本相同,均在市值、公眾持股以及業績上對上市公司進行限制。一旦不滿足持續上市條件,上市資格部將通知該上市公司終止上市。如果上市公司接到退市通知后對此不服,45天內可以逐級上訴。” 聞群說。
總而言之,能否提供投資方與融資方所需要的最市場化、最快捷、最優秀、最專業的服務,或許是科創板長期健康發展的根本標準。在制度設計上,科創板可一定程度上借鑒納斯達克市場的制度設計經驗,包括在審核制度、盈利要求、投資者門檻、交易機制等方面,把科創板做成一池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