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在政務公然工作中
港南政辦〔2017〕23號
港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在政務公然工作中
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江南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關于在政務公然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的實施方案》已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17年7月14日
關于在政務公然工作中
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的實施方案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政務公然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的通知》精神,為提升我區政務輿情回應實效性、權威性,現就在政務公然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明確政務輿情回應主體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政務輿情回應工作,切實增強輿情意識,建立健全政務輿情的監測、研判、回應機制,落實回應責任,避免反應遲緩、被動應對現象。對觸及港南區人民政府重大政策、重要決策部署的政務輿情,港南區各單位是第一責任主體。對觸及地方的突發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媒體關心等重要政務輿情,依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回應,涉事責任部門是第一責任主體,本級政府辦公室會同宣揚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涉事責任部門實行垂直管理的,上級部門辦公室會同宣揚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對觸及多個地方的政務輿情,上級政府主管部門是輿情回應的第一責任主體,相干地方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行回應。對涉及多個部門的政務輿情,相干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回應工作,部門之間應加強溝通協商,確保回應的信息準確一致,本級政府辦公室會同宣傳部門做好組織協調、督促指點工作,必要時可肯定牽頭部門;對特別重大的政務輿情,本級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負起領導責任,指點、調和、催促相關部門做好輿情回應工作。
2、把握需回應的政務輿情范圍
各單位需重點回應的政務輿情主要包括:對政府及其部門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誤解誤讀的、觸及公眾切身利益且產生較大影響的、觸及民生領域嚴重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涉及突發事件處置和自然災害應對的、上級政府要求下級政府主動回應的政務輿情等。輿情監測進程中,如發現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造謠傳謠行動,相干部門在及時回應的同時,應將有關情況和線索移交公安機關、網絡監管部門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3、加強政務輿情回應平臺建設
(1)加強新聞發布平臺建設。新聞發布會是政務輿情回應的重要平臺。各單位依照我區新聞發布相干制度的要求,完善相干機制,落實專門人員,增加新聞發布頻次,綜合運用多種情勢,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各級政府辦公室負責對新聞發布主體督辦落實,區新聞中心負責對新聞發布主體做好業務指點。承當輿情回應主體責任的有關部門要主動加強與區新聞中心的溝通聯系,在政府辦公室的統籌安排下,及時回應社會熱門焦點問題。要以主動做好重要政策法規解讀、妥善回應公眾質疑、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權威發布重大突發事件信息為重點,切實加強政府新聞發布制度建設,提升新聞發布能力,完善新聞發布各項流程,讓新聞發布成為制度性安排,增強政務輿情回應的權威性、時效性。對觸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在向上級報告的同時,應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已掌握的事實類信息,原則上不超過1小時。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社會影響較大的,最遲應在24小時內召開新聞發布會,并視情連續召開。對其他政務輿情應在48小時內予以回應,并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延續發布權威信息。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或吹風會進行回應的,相關部門負責人或新聞發言人應當出席。遇重大突發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疫情、媒體延續關心等政務輿情,主要負責人要帶頭接受媒體采訪,發出權威聲音,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對出面回應的政府工作人員,要給予一定的主動空間,寬容失誤
(2)發揮政府網站的信息公開作用。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通過更加符合傳播規律的信息發布方式,更加及時、準確、公然透明地發布政府信息。對觸及政務活動的重要輿情和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要積極予以回應,及時通過政府網站發布權威信息,講清楚事實真相、有關政策措施和處理結果等。可依照公眾關注情況梳理、整合成相干專題,以文字、圖解、音頻、視頻、網站鏈接相結合的情勢予以展現,使回應的信息更加可視、可讀、可感,增強吸引力、親和力。拓展政府網站互動功能,圍繞公眾關注熱門,通過領導信箱、公眾問答、網上調查等方式,接受公眾建言獻策和情況反饋,掌握輿情動態,引導輿情方向。
(3)發揮新媒體傳播作用。各單位要適應傳播對象化、分眾化趨勢,著力建設基于新媒體的政務輿情回應和與公眾互動交換新渠道,逐漸提高政務微博、微信和客戶端的開通率,及時發布各類權威政務信息,尤其是觸及公眾重大關心的公共事件信息。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以及時、便捷的方式與公眾進行互動交換,提升回應信息的到達率。在市網絡問政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單位要依照《貴港市網絡問政平臺運行管理辦法》的要求,明確單位網絡發言人,積極受理網民提出的問政問題。通過網絡問政平臺搜集民意、舒緩民情、解決民困、化解矛盾,促進機關作風轉變,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4、加強政務輿情回應機制的建設
(1)健全輿情搜集和回應機制。各單位要建立健全輿情搜集、研判和回應機制,密切關注重要政務輿情,及時敏銳捕捉外界對政府工作的疑慮、誤解,甚至曲解和流言,加強分析研判,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分類處理,通過網上發布消息、組織專家解讀、召開新聞發布會或吹風會、接受媒體專訪等情勢及時予以回應,講清事實真相,消除謠言。網絡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網絡輿情監測、搜集、研判工作力度,發現重要輿情信息,及時轉請相關地方和部門關注、回應。回應內容應圍繞輿論關注的焦點、熱門和關鍵問題,實事求是、言之有據、有的放矢,避免空洞說教、自說自話,力求表達準確、親切、自然,真正起到正面引導作用。
(2)完善主動發布機制。針對公眾關心、重大突發事件及其應對處置情況,各單位要堅持事件處置與信息發布同步安排、同步推動,主動、及時、全面、準確地發布權威政府信息,以促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對發布的政府信息,要明確審核主體和流程,嚴把政治關、政策關、法律關、文字關、保密關;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與有關行政機關溝通確認,確保發布的政府信息準確一致。兼顧應用新聞發布會、政府網站、港南宣揚微信、手機短信等平臺發布信息,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新聞網站、商業網站等媒體的作用,擴大發布信息的受眾面,增強影響力。
(3)建立專家解讀機制。針對政務輿情的不同種別和特點,各單位可及時組織專家通過多種方式做好科學解讀,讓公眾更好地知曉、理解相關情況。有關部門可根據工作需要,聯系或選聘掌握相干政策、熟悉相干領域的專家學者,組建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專家庫,提高政策解讀的針對性、科學性、權威性和有效性,讓大眾聽得懂、信得過。
(4)建立溝通調和機制。建立由港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牽頭,政法、公安、新聞、網信等部門參與的政務輿情回應調和督辦機制。各單位也要加強與宣揚部門、網絡監管部門以及有關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建立政務輿情會商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快速反應和輿情處置聯動機制,妥善制定重大政務信息公然發布和傳播方案,共同做好政府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工作。
(5)探索效果評估機制。各單位要加強對信息發布和輿情回應效果的評估,鼓勵結合對政務公然工作的第三方評估,逐漸探索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量化評估指標體系。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政務輿情回應的方式方法。
5、完善保障措施
(1)加強監督檢查。各單位要以政務輿情回應制度、回應機制、回應效果為重點,定期展開督查,切實做到解疑釋惑、澄清事實,贏得公眾理解和支持。
(2)加強業務培訓。加大業務培訓力度,由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牽頭對各區直部門、各鎮(街道)分管負責同志及新聞發言人輪訓1遍,切實增強公然意識,轉變理念,提高發布信息、解讀政策、回應關切的能力。
(3)納入績效考評。政務輿情回應情況已納入各單位政務公然績效考評指標,請各單位落實專人負責。
公然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區委各部門,區人武部,各人民團體;
區人大辦,區政協辦,區法院,區檢察院;
市駐港南各單位。
港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7月14日印發
寶寶脾虛怎么辦一歲寶寶便秘怎么辦寶寶臉色發黃什么緣由過敏性鼻炎流涕怎么辦
玉林濕毒清膠囊有什么功效
更年期怎么治療好
髕骨關節炎怎樣鍛煉
什么原因引起腹脹
- 他以“甲骨文”寫高考作文,意外被985考試成績,現在卻活成了小丑
- 金科股份:股份股東被強制平倉,被動減持4524.47萬股
- 綠碼在手,暢行無阻,五款2022綠盤計時碼表新形式
- 兩味藥不輕白發脫發,養肝血健脾胃,忍不住推薦給你
- 《MHR:SUN BREAK》顯現bug導致閃退 官方聲明
- 央行:合理確定房貸最低首付款%、最低貸款利率
- 要點發揮巡察職能 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 48歲電視名嘴康輝,成婚“電視編導”丁克20年0緋聞,今依舊甜蜜
- 網評“最難吃的5種玉米”,全部都吃過的,敬你是一條漢子
- 米體:米蘭深入會面引進貝拉爾迪,薩索洛要價3000萬歐
- 寶寶出生后不哭,醫生為什么要“打屁股”?看下回這篇你就清楚了!
- 蒸饅頭加不加食用堿?要分2種情形,加錯了饅頭顏色發黃,堿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