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每天吃10多片牛黃解毒片治便秘 最終砷中毒
中藥有毒,不在藥之過,往往在用之過。確保百姓用藥安全,不應把中藥當成西藥管,而應管好“用藥”這一環
一位妙齡女孩為治便秘每天吃10多片牛黃解毒片,一直吃了2年,解毒藥最終變成了毒藥。嘶啞的嗓音、全身如癩蛤蟆似的皮膚、稀疏的頭發,表現出典型的砷中毒。
中藥到底有沒有毒?“是藥三分毒,無毒不入藥”。上述例子中,牛黃解毒片主要成分是牛黃、黃芩、雄黃等,雄黃中含硫化砷,砷含量約為75%,那位女孩的不良反應也源于此。不只是牛黃解毒片,列入藥典的中成藥近半數含毒性成分。然而,這些“有毒中藥”常能治沉疴大疾。清代名醫葉天士擅用毒蟲藥治病,被傳為佳話。現代名醫以“有毒中藥”治療癌癥、痹癥、瘀癥等疑難病的比比皆是。道理類似我們常說的“以毒攻毒”。
但是,中藥毒性眼下頗有被夸大之勢。從龍膽瀉肝丸致尿毒癥事件,到前段時間同仁堂(19.74, 0.22, 1.13%)等企業產品被檢出有毒成分……中藥毒性被片面夸大,一些專家甚至拋出中藥不科學、已過時、應當禁止中藥產業發展這樣的言論。為緩解老百姓用藥安全焦慮,有關部門最近也出臺政策,要求28種含毒中成藥在藥品包裝和說明書上加以標注。
然而,像這樣用管西藥的方法來管中藥,無疑不利于中藥產業發展。大部分西藥結構簡單,有效成分一目了然,而中藥成分非常復雜,很難全面準確標注有效成分。例如人參,用現代方法已研究了100多年,仍有許多成分沒搞明白。反過來,即使知道了中藥的化學結構,也不知道它在臨床上有什么作用。比如麻黃,按中藥“四氣五味”理論來認識,它有發汗、平喘、利尿三個功效,而其有效成分麻黃堿卻只有平喘作用,沒有發汗利尿的作用。也就是說,有效成分不能全面地反映中藥的功效。
此外,中藥和西藥的原理不同,用法也不一樣,用管西藥的思路管中藥,反而會增加中藥的安全隱患。一方面,即使無毒的中藥,也并不一定安全。正如清代名醫徐靈胎所說,“雖甘草、人參,誤用致害,皆毒藥之類也。”而要求中藥標注有毒成分,會令百姓誤以為服用所謂“無毒中藥”就不需要請教醫生,有可能造成濫用藥物,甚至吃出事來!另一方面,“有毒中藥”如果用得好,可減毒增效,治愈疾病。而毒性標簽會嚇走患者,使其錯失治愈良機;臨床上,醫生使用“有毒中藥”也會縮手縮腳,遇到不理解的患者,還可能導致醫患關系緊張。
由此可見,中藥有毒,不在藥之過,往往在用之過。確保百姓用藥安全,不應把中藥當成西藥管,而應管好“用藥”這一環,這樣才能真正消除公眾對中藥的“信任危機”,讓古老的中醫藥產業健康傳承,造福人民。 以上就是關于“女孩每天吃10多片牛黃解毒片治便秘 最終砷中毒”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女孩每天吃10多片牛黃解毒片治便秘 最終砷中毒”內容,謝謝!
- 夏季這么熱為什么還要做美縫?看剩這3點你就懂了!
- 中年男人有這些舉動,無需再問,深愛你無疑
- 婆婆要求每月2千,兒媳給3千,看到家里多出的男人,兒媳收錢不給
- 兼顧安全與便利 多家銀行大幅提高個人賬戶線上交易限額
- 為什么佩戴筆記本電腦后能聽見聲音卻聽不清?
- 最高檢:1至3月批捕各類犯罪案件嫌疑人14.3萬人,其中未成年4269人
- 工信部:按“一企一策”,積極穩妥有序推進信息化企業復工復產
- “空氣香甜女”楊舒平:被美國逼迫遭韓國拒絕,回國更沒企業接納
- 政府機關里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會斗小人,而是會利用小人,句句戳心!
- 文獻導讀||方式有劑量去甲腎上腺素對腰麻后低血壓的預防作用
- 曾經全球第一的諾基亞,連叫作都丟了!
- 太太愛上年輕女人不回家,妻子卻穿著奇怪帶婆婆看病,引路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