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最萌教授論文登頂《科學》雜志 助理解腫瘤
近日,中山大學年輕帥氣的賀雄雷教授領導的課題組發現了染色質結構調節DNA突變的新機制,研究成果在3月9日《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表。此項研究將有助于進一步理解腫瘤等疾病相關突變的發生。這也是中大近十年來首次以第一單位在《科學》上發文。
突變是生物演化的基礎,也是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人類的遺傳物質DNA由A、T、C和G四種堿基組成,其中C堿基很容易發生水解脫氨,最終變成堿基T,引起遺傳物質的變異。據統計,約1/4的人類遺傳疾病是由C到T突變引起,因此關于這類突變在細胞內是否或如何被調節是一個極具價值的問題。賀雄雷教授團隊經過整整兩年的實驗研究發現,真核生物細胞中核小體結構可以抑制堿基C的水解脫氨,從而降低C到T突變。該發現揭示了染色質結構對遺傳核心事件DNA突變的調節機制,有助于深入理解疾病包括腫瘤相關突變的發生,并對認識真核生物基因組結構及生物進化具有重要意義。但賀教授也表示,“(研究結果的)應用是以后的事情。”
最終,團隊研究成果以報告形式,發表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學術期刊之一的《科學》雜志(影響因子31.364),實現了中山大學在《科學》論文上的新突破。這也是中大近十年來首次以第一單位在《科學》上發文。中大2008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生陳小舒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賀雄雷其人
賀雄雷教授本科畢業于中大生科院,2007年從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畢業后,通過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并直接被聘為教授。那時候他還不滿30歲,是當時中大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博導之一,被學生稱為“中大最萌教授”。賀雄雷教授致力于染色體的研究,于2010年分別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Genetics(影響因子34.284)發表兩篇論文。 以上就是關于“中大最萌教授論文登頂《科學》雜志 助理解腫瘤”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中大最萌教授論文登頂《科學》雜志 助理解腫瘤”內容,謝謝!
- BJ40城玩系列國潮皮膚發布,“天一”綻放花城魅力
- 新款梅賽德斯-AMG SL 63 Shooting Brake渲染左圖
- 夢想律動,舞出閃亮青春——瑞香書院舉辦瑞香周末之夜·舞蹈之夜第40期
- 2022年家居風靡一時趨勢
- 遼寧男籃4-0橫掃廣廈奪冠原因浮出水面,不是傷病,也不是無疑
- HKC高端MiniLED新品將要上市,4K+144HZ還有90W一線通
- 受芯片短缺影響,6月大韓民國進口車銷量同比下降13%
- 如果日產Ariya是張報紙,那我卷起來看到日本高新產業鏈完敗
- 發放糧食失職瀆職,上海兩干部被免職!
- 再生ABS:二季度價格下跌 三季度需求量難及預期
- 阿Sa曬貓咪照,卻意外曝光無名指戒指,一臉寂寞暗示好事將近
- 即將截稿:6月25日,總獎金30萬,2022年IPA國際照相大獎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