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綜藝瓶頸凸現,《歡樂喜劇人3》集均播放過億打破“綜N代”魔咒?
從2015年到2016年,綜藝秀接連占據綜藝收視率冠軍的位置,而這些綜藝秀得到了市場流量與觀眾的認可后,制作“綜N代”便成為綜藝節目的常態與出口。
然而“創新力度不夠、節目同質化嚴重”已逐漸成為當下綜藝市場的一大現象。除了新生代的綜藝節目在不停角逐外,老牌的一些“綜N代”節目也在持續發力,但大多表現疲軟。當“綜N代”還在“啃老本”、韓綜日綜美綜又被不斷引進時,各種版權糾紛也開始層出不窮,分散了觀眾本就不多的注意力。
這些“綜N代”一旦跨越到第二季,便要接受收視口碑雙雙下滑的局面。對于喜劇綜藝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在眾多新生代綜藝層出不窮的市場中,觀眾很容易對節目模式產生審美疲勞;另一方面,伴隨著網友的審美口味越來越高,一旦綜藝陷入固定的嘉賓“刷臉”、戲碼比例失衡、創新能力失調的窘境當中,便會遭到網友不留情面的吐槽,收視口碑齊齊下滑似乎也成為了眾多“綜N代”都無法避免的結局。
因此,要在節目形式、玩法、嘉賓轉換等方面得以推陳出新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市場背景,由歡樂傳媒出品,優酷全網獨播的《歡樂喜劇人3》的出現和堅挺就變得尤其亮眼。究其原因,不僅是節目內容自身的持續發力,更是優酷平臺對于網絡平臺不再單純復刻臺播模式的突破。
播放量破13億,《歡樂喜劇人》成綜3代新標桿?
在這樣激烈又尷尬的市場背景中,《歡樂喜劇人3》似乎成了一檔“反常態”的綜藝節目。作為喜劇綜藝的標桿,同時也是一檔標準的“綜三代”,《歡樂喜劇人3》同新興的各類綜藝節目相比,不但未損兵折將,反而一路披荊斬棘,打破了“綜藝紅不過三代”的魔咒。
作為一檔臺網聯動播出的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3》與優酷三度聯姻,率獲佳績。節目播放8期,截至今日,優酷平臺的播放量已突破13億,且集均破億,大有超越《歡樂喜劇人2》12期15億總播放量的趨勢。除了前兩季積累下的“死忠粉”觀眾,節目極富傳播意義的內容價值及寓教于樂的喜劇氣質,也使得《歡樂喜劇人3》擁有了相對夯實的新受眾群。
第三季的《歡樂喜劇人》除了在制作模式上維持了前兩季一貫的品質化、劇本內容的豐富化之外,在嘉賓選擇及舞美燈光效果等方面也都進行了升級再造,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感官體驗。再加上一些新鮮面孔的喜劇人為節目帶來的新流量,以及“二次元”“反串”等結合市場需求的新元素的不斷融合,也給了這一季的喜劇人舞臺有了更多的火花和碰撞。
作為一檔走過了三季的“老牌”喜劇節目,其專業性強、包容度高,因此得到圈內一眾喜劇藝術家的大力支持,同時節目還不斷創造和涌現出一批“喜劇新人”,“喜劇人的舞臺”也成為向大銀幕輸出綜藝明星的主要儲備場地。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岳云鵬。參加過第二季《歡樂喜劇人》并一舉奪魁的岳云鵬,因為喜劇人的舞臺而更“廣為人知”,現如今更是頻頻出現于各大綜藝與影視劇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流量咖”。而第三季加盟《歡樂喜劇人》的常遠也算是從喜劇綜藝中走出來的代表人物,繼《喜劇總動員》與蔣欣搭檔組成“常開欣”組合后,在最新一期《歡樂喜劇人3》的節目中,常遠再次力邀蔣欣組CP,兩人上演了一出被雷劈后“互換靈魂”的校園愛情劇,而此次兩人的再度合體也讓眾粉絲又找回了“熟悉的味道”。
除此之外,郭麒麟、張小斐、張子棟、文松等都借助《歡樂喜劇人3》的舞臺在國民眼里“怒刷存在感”。唯有注重對新生代喜劇人才的培養和內容的創新,才是喜劇綜藝保持可持續且良性發展的關鍵。
超級網綜戰略突破傳統模式,優酷如何用大宣發升級“喜劇人”
當資本優勢讓市場內容得以充分發揮,頭部喜劇版權的覆蓋也在助力視頻平臺突出重圍。而《歡樂喜劇人3》之所以能夠屢破新高,在客觀原因上也離不開優酷對網臺聯動模式的突破與創新。
在一眾同質化綜藝中,優酷率先打破了網絡平臺對傳統電視臺節目版本單純跟播的方式,不僅推出了優酷獨家的定制番,更是在優酷“超級網綜”的大力加持下,對內容進行了二次利用與創作,獨辟蹊徑地推出了“超長版”和“完整版”節目,以及《瘋狂喜劇人》等一系列衍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