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對王牌》幕后揭秘!游戲養成記好游戲讓嘉賓“豁出去”
浙江衛視大型原創室內競技真人秀節目vivo《王牌對王牌》第二季播出8期,收視一路走高,成為一季度最熱綜藝,在各大視頻平臺的播放量也早就突破50億大關,不管是觀眾的口碑還是收視成績相比其他節目都遙遙領先。
作為一檔主打“競技”的綜藝,每期節目除了有情懷、有回憶、有淚點外,游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嘉賓們在玩游戲過程中不經意制造的笑點跟亮點也常常讓觀眾印象深刻,成為收視高峰的節點,那么這么多好玩的游戲背后到底是如何策劃出來的?在節目現場又曾經發生過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記者深度采訪了節目游戲組負責人郭倩之。
根據主題嘉賓定制游戲
力求完美:策劃上百個只播出25個
傳聲筒、手指擊劍、比手畫腳……說起《王牌對王牌》,觀眾能想到太多好玩的游戲,對于這些游戲是如何從想法落地到執行,再順利完成錄制呈現在觀眾眼前,郭倩之透露每一期節目錄制前,游戲組的同事都會根據主題及嘉賓,想出定制的數十款游戲,經過再三斟酌,確定4-5款游戲進行測試,最后錄制播出的游戲每期都在1-3個左右,比如《王牌》第一季有11期,游戲組共策劃了上百個節目,最終播出的只有25個,第二季到目前為止錄制了22個游戲,實際播出也只有17個。游戲組總是力求完美,想把最好的效果帶給觀眾,這也是為什么每期節目中的游戲總能迅速在觀眾中引發共鳴,成為不少集體活動的游戲項目。
在策劃游戲時經常需要游戲組腦洞大開,他們不僅要從微博、朋友圈等地方了解當下年輕人的喜好,對于熱門的app、線下小游戲、網游也要熟知,總歸一句話,不能跟時代脫軌。此外,有時候也會借鑒國內外優秀的綜藝節目,更多的是將好的元素轉化成符合《王牌》每一次主題的內容。
游戲組親身試驗
保證安全:測試過關方可登臺
既然是主打“競技”,《王牌對王牌》節目中自然有不少游戲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這就會涉及到安全問題,對此,郭倩之表示,每一個游戲,哪怕是沒有任何道具的小互動,幕后團隊都會親身試驗,再三確定是否安全,只有做到沒有任何危險他們才會搬上錄制現場,讓明星嘉賓來挑戰。
而游戲組的測試一般會分成兩大塊,一是沒有大型游戲道具的游戲,這種會盡量文字化,讓明星嘉賓更容易懂得規則,另外一種則是會涉及到游戲道具的游戲,這類在道具完成時游戲組就會去做第一次測試,有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安全調整。此外,所有的游戲在錄制的前一天,游戲組都會親身在舞臺現場試驗,郭倩之透露,游戲組現在一共有7人,每個人在游戲測試過程中都多少會受小傷,這樣反復測試的目的就是做到游戲百分百安全,哪怕有一點危險可能,他們也寧愿放棄游戲重新策劃。游戲組的理念就是,游戲再好玩也要安全第一,決不把不安全的游戲道具搬上王牌舞臺。
好游戲讓嘉賓“豁出去”
有淚有笑:徐帆玩游戲劈叉,不惜被攙下臺
在《王牌對王牌》播出后,觀眾經常在游戲環節被嘉賓逗得直樂,比如在第四期“食材知多少”游戲環節,由于南北方的飲食文化差異,隊長王祖藍對北方漢子沙溢說的“豆包”、“血腸”、“鍋包肉”等東北菜一頭霧水,不僅節目效果好,現場工作人員也被逗得笑不停。
綜藝節目想要讓觀眾感受到玩游戲的歡樂,首先要打動的還是參與游戲的嘉賓。游戲好玩,嘉賓狀態自然也好,這是相互感染的過程,甚至有時候嘉賓游戲玩出了趣味,會貢獻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據節目組透露,此前謝霆鋒在錄制“食神對廚神”那期節目時,原本是不打算參與“翻滾吧荷包蛋”這環游戲的,后面看其他嘉賓玩得不亦樂乎也跑上場,結果玩嗨了,最后呈現的效果也出乎意料。還有讓游戲組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第一季第九期后宮特輯有一個“劈叉接龍”的游戲,當時徐帆所在隊伍一直落后,在這個環節中她十分努力,上臺完成標準一字馬力壓眾多年輕女藝人,由于太久沒有做這么高難度的動作,下臺的時候徐帆幾乎是被工作人員攙扶著下去的。這么認真的游戲精神讓所有人大為感動,對于為了呈現更好節目努力付出的嘉賓節目組內心也滿懷感恩。
綜藝節目的游戲策劃對于大多數觀眾來說還是一個極為陌生的行業,而隨著國內綜藝制作日趨精進,這一崗位的重要性也逐漸突出。對于真正想要做好節目的團隊來說,游戲研制是絕不可松懈的一環,未來《王牌對王牌》也會努力策劃出更多帶有新鮮感的游戲帶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