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倪萍:這個時代需要董卿這樣的主持人
倪萍、董卿
古往今來,人們總愛看那些頂尖的人聚在一起,要么相輔相成演一出“將相和”,要么互相較勁來一場“關公戰秦瓊”,因為都是人中龍鳳,所以怎么看都覺得善心悅目。在上周末播出的《朗讀者》中,兩代“央視一姐”倪萍和董卿第一次在熒幕上同框,同樣的溫婉大氣又充滿知性魅力,兩人攜手的畫面讓不少觀眾直呼“活久見”。而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作為前輩的倪萍更表示與董卿對談有種心有靈犀的默契,毫不吝惜對董卿的贊賞之情,直言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主持人。對于未來,年近耳順之年的倪萍表現得非常平和,她坦言生命中還有很多想努力的東西,比如寫一部長篇的書就是她未來的理想之一。
與董卿惺惺相惜: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主持人
從1991年起,倪萍曾先后13次主持過春節聯歡晚會,而董卿在今年剛剛追上前輩的腳步,也成了央視目前主持春晚最多的女主持人。在《朗讀者》的舞臺上,兩位不同時代的“央視一姐”執手相看,讓不少觀眾感嘆“莫名就有種感動”,而倪萍也在采訪中坦言一見董卿內心也頗為激動,“可能有互相欣賞的原因”。雖然兩人在《朗讀者》之前從未有同臺的機會,但倪萍坦言與董卿一起有種十分熟悉的感覺,“在臺詞上根本不用提前準備,我們知道對方想說什么,要表達什么,我很喜歡她。”
二十多年前,倪萍加盟央視開始主持《綜藝大觀》,幾乎僅憑一己之力引領了一個時代的綜藝潮流。而如今,《朗讀者》不僅讓董卿完成了一次從主持到制作人的華麗轉身,也讓無數觀眾愛上了朗讀。身為前輩,在親眼見證了后輩的努力和成就后,倪萍也不由流露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情,“董卿轉型轉得非常好,她是一個內心資質很高的主持人,有大臺的風范,也非常勤奮努力,我覺得現在挺需要這樣的主持人的。”
倪萍
對孩子最好的鼓勵,是一起讀金庸、三國
在《朗讀者》中,幾乎每一期都會有嘉賓為自己的孩子朗讀,從柳傳志到鄭淵潔再到麥家,這份舐犢之情總能讓觀眾為之感動。而同樣作為家長,倪萍對于兒子的感情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治愈兒子的先天疾病,倪萍幾乎放棄了從前的一切,人生軌跡也因此改變。
不過這次在節目中,倪萍沒有選擇為孩子朗讀,而是將這份禮物送給了多年來一直陪伴著她的觀眾。或許對倪萍來說,在舞臺上觀眾是她最關心的人,而孩子則是生活中的至愛。倪萍坦言,平時只要有休息時間,自己就會去陪兒子。在談到為孩子朗讀的問題時,倪萍表示自己在家中經常和孩子一同讀書,“我們有共同的愛好,比如我們一起看金庸和三國,我覺得這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
不做主持也會堅持寫作:未來的理想是寫長篇的書
2014年,倪萍在闊別主持舞臺十年后再度回到央視主持《等著我》,讓觀眾們再度見到了熟悉的倪萍大姐。目前,除了主持,倪萍生活得怡然自得,除了照顧兒子,她還堅持著許多個人愛好。在采訪中,倪萍表示目前還會堅持主持,并且沒給自己定退休時間,一旦有一天不做主持了,“也有很多事可以做,寫書畫畫,生命中還有許多想努力,還能上臺階的東西。”
之前,憑借散文集《日子》,倪萍還曾做過一段時間暢銷作家。在《朗讀者》中,倪萍朗讀的也是自己寫的《姥姥語錄》。對于倪萍來說,寫作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日子》和《姥姥語錄》紀錄的都是自己生活的點滴。而在經歷過如此多的波折劫難后,寫作的想法再度涌上了倪萍的心頭。倪萍坦言,自己未來的理想就是寫一部長篇的書,“我想寫一個清冷的母親。寫我們姥姥,媽媽,我這一代,以她們為引子吧。我著重寫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感受,親情和血緣的感受。我想我將來可以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