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居之美》主持人王一巖:做主持人,我只是客串
《居之美》主持人王一巖
2017年京城飄雪的那天,我們到北京采訪上海教育電視臺2月26日開播的《居之美》欄目主持人王一巖??粗巴怙h飄灑灑的雪,一頭“奶奶灰”的王一巖女士說,在上海就難見到這樣潔凈的雪,你們要不要出去賞雪啊?語氣誠懇、語調優雅。我們謝過她的細心,請她說說《居之美》。她笑了笑說,作為從業三十多年的專業導演,做主持人,我只是客串。
我們知道,王一巖女士從業30余年,導演了許多紀錄片和影視劇作品,其中許多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和國際獎項。近年來,她還擔任了中國電影金雞獎、金爵獎等國家級獎項的專家評委,是業界重量級的專家。那么,一位在片場颯爽英姿的女導演,怎么會施施然身著旗袍端坐在主持人的位置上呢?
原來,7年前上海燁城文化傳播公司的董事長張綺莎找到王一巖導演,盛情邀請她共同制作有關中國古代室內設計史的紀錄片。但由于經費籌措困難,燁城公司歷經7年都未能如愿。直至2015年,借洛陽復建天堂明堂的時機,公司拍攝了一些素材并編輯成一部專題片。張綺莎對節目不甚滿意,請王一巖導演幫忙會診。針對素材情況和公司的狀況,王導大膽提出分兩步走的辦法。第一步,以演播室訪談的形式講述中國古代室內設計史;第二步,根據訪談節目的梳理,制作精良的紀錄片。張綺莎董事長喜出望外,多年的愿望終于有望實現,立即決定投入《居之美》欄目的制作。然而,公司制作經費不足、人員力量相對薄弱,要請一位文化類的節目主持人一時難以實現。于是,王導說“我來吧”。當然,對于擔任主持人,她應該說是心中有數的。此前她經常作為電視節目嘉賓出鏡、主持學術論壇,并且在系列片《國禮》中擔任串講人、在《老字號新故事》欄目客串主持人。但是,對于《居之美》這一專業性很強的節目,不僅需要把控現場氣氛和話題推進的功力,還需要對相關理論和建筑設計史有所了解,于是,王一巖埋頭做深入細致的功課,研讀每位主講老師的講義和論文,把握主講老師的學術觀點。在很短的時間里,《居之美》節目孕育成型,在總導演洪子亮的領導下,節目按部就班地完成,在中國教育電視臺首播,獲得觀眾的廣泛好評,而且不負眾望,始終保持收視率前三的水準。
王一巖表示,文化類節目的重點在于專家學者,《居之美》節目的專家團隊正是當前國內首屈一指的。如張綺曼教授,她是中國室內設計史研究的開創者。趙慧、孟彤、李瑞君、朱力等教授也是各大專院校的學科帶頭人,他們的學術觀點正代表著學術的前沿。而節目制作團隊刻苦鉆研的嚴謹治學精神,也是當前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鼎力合作,才能呈現出一檔集知識性、趣味性、專業性和教化性為一體的文化類節目。
對于《居之美》節目在上海教育電視臺的播出,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的王一巖女士表示熱烈的祝賀,希望《居之美》節目在她的母校所在地能夠得到上海觀眾的認可。
據悉,王一巖女士主持的另一檔講述中國服飾藝術風采的節目《衣之美》正在中國教育電視臺熱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