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子龍代表:加大網上藥品銷售監管力度
在“互聯網+”不斷普及和網購滲透率不斷提高的浪潮中,醫藥電商呈現井噴發展的態勢。醫藥電商也因其復雜、開放、多變的特點,成為假冒偽劣產品的高發地帶和政府監管的重點難點。
謝子龍代表:加大網上藥品銷售監管力度(資料圖)
全國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對財新記者表示,網上藥店違法行為頻發,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思路,完善保障體系。“一是要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健全網上監管隊伍。二是要加強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及推廣,加強物流能力。三是要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
從2013年7月開始,國家食藥監總局開展藥品“兩打兩建”專項行動,關閉屏蔽違法售藥網站近千家。2014年11月,據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通報,電子商務領域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問題嚴重,不合格率近30%。網上售藥同樣不容樂觀。
謝子龍表示,與實體藥店藥品銷售相比,網上藥品銷售存在業務涉及范圍廣、隱蔽性強、控制難、取證難、監管難等問題。因此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網上藥品銷售的監管,打擊違法行為,震懾不法企業和個人。
在美國,網上售藥的背后有完善的保障體系作支撐。美國各州藥房理事會負責網上藥店及其藥師準入和日常事務管理,美國藥房理事會負責優質網上藥店認證,聯邦機構依據職能劃分進行監管,還專門制定了互聯網售藥消費者保護法,使消費者享有專門的法律救濟。
“反觀國內,網上藥店的經營環境不完善,法規不健全,藥品管理法中沒有涉及網上藥品銷售的條款,各地準入條件、監管要求存在很大差異,專業化的物流體系缺失等等。”謝子龍認為,全面放開網上藥店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法規作為基礎,不能讓市場在缺乏規則的條件下肆意生長。
在藥品追溯體系建設方面,國家食藥總局力推的藥品電子監管碼體系面臨爭議,其實用性、有效性和保密性遭到業內質疑。2月20日,國家食藥總局暫停藥品電子監管碼。謝子龍認為,“近年來,藥品電子監管碼追溯體系在追蹤藥品流向、防止假冒藥品流入市場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電子監管對于合法生產的藥品進入市場之后的質量問題無法進行跟蹤,只能用于發生問題之后的流向查詢。”他認為,藥監部門應創新監管思路,采用更多更先進的方法和手段加強對網上售藥的監管。
藥品對儲存、運輸條件有著嚴格的要求,保證藥品儲存、運輸過程符合要求是確保藥品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現階段,一些實體藥店溫濕度尚且難以滿足藥品儲存需求,運輸環節則更是因為缺乏必要的車輛、保溫降溫設備等條件而難以滿足要求。”謝子龍表示,“如果網上藥品B2C交易數量劇增,藥品配送過程的運輸條件將難以保證,將直接威脅藥品內在質量,藥品安全也就無從談起。網上藥店應選擇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醫藥物流企業進行配送,保證運送過程中的藥品質量穩定。”
在英國醫藥行業的監管中,行業協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英國皇家醫藥協會(簡稱RPSGB)。“雖然是一個藥學行業協會,卻主管整個英國實體藥店、藥劑師以及網上藥店的注冊,并制定相應的倫理準則、標準指南以及推出一系列計劃用以指導和規范零售藥店及藥劑師的服務。”謝子龍認為,英國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行業協會的自律約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醫藥行業監管體系。“因此我國應當重視行業協會的建設和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網上藥店監管中的自律作用。這樣不但能夠減輕政府部門的行政監管壓力,而且可以和政府部門一起協作,更好地管理網上藥店。”
謝子龍建議,完善誠信體系建設,對通過互聯網銷售假冒偽劣藥品的企業和個人納入黑名單,實行行業禁入,提高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監管部門要本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加強對互聯網藥品銷售的監管,做到防范于未然,不能等到出了問題再做亡羊補牢的事。加強網上藥品銷售監管、保證患者用藥安全刻不容緩。” 以上就是關于“謝子龍代表:加大網上藥品銷售監管力度”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謝子龍代表:加大網上藥品銷售監管力度”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