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好像過去了,車市好像也和天氣一樣變的冷清了。降價之風盛行,連二手車市場也是降價聲一片。從一個普通有車人的角度分析,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完全是正常現象。
看了看相關報道及切身感受,從“偽”專家的視角分析分析消費者的心態對這2010年最后的車市的影響。
一、持續降價 讓購車者迷茫
經歷了去年政策的多番鼓勵,購銷兩旺的景象,今年的購車者變的更加實際了,周圍有些朋友也都有著要買車換車的愿望,但是,除了個別緊俏車型采取加價銷售外,多少廠商還是采取了降價沖量的辦法,車價的接連下降讓大家都有了繼續等待觀望的心情。也說回來,誰也不愿意剛買了車沒一個月就降價很多的。這樣的朋友以要購買第一輛車為多,考慮周全是必須的。
二、養車成本 不得不面對的考慮
購車的朋友現在都非常的理性,不但要考慮新車的問題,重要的還都考慮了養車的成本。別的不說,油價的不斷攀高,好象就沒有回調的希望。各種其他費用(車船稅,保險,停車,維修)也在緊鑼密鼓的跟風上漲,這也在某方面阻礙了新車主購買的動力,車就是一個消耗品后續費用是一大塊必須考慮清楚。
三、政府政策 便利的出行是催化劑
以北京為例,政府采取了各種積極的行動在公共交通上加大力度,以提高交通運行為主要思想,潛移默化中讓一些可買可不買車的朋友,態度跟偏重到了暫時不買車的行列中。5號線天通苑那邊停車場人滿為患的事實,就給很多朋友提示,有錢不買半日閑的的老理還是很能左右國人的。
四、舊車沒價 減緩了更新換代的速度
廠商不斷的提高車輛的性能,同時二手車的車價也是隨行就市的下降,給一些想更新車輛的朋友造成了瓶頸,現有的車,車況不錯,就是想換個新車,但是,老車根本也買不出價錢。還不如就開著,當個腿用就完全可以。
五、相關因素 側面影響了車市動力
很多社會因素,往往不是孤立的。就車市來說同樣被影響的因素就很多。油價,稅費等等先不說,就以北京的“首堵”為實際出現的現象,也會讓有些購車者舉步維艱。特別是一些新手集市有了購車的欲望,看到茫茫車海也多少會有些困惑。開車沒有坐車快,坐車沒有騎車快這個事實無容置疑。
綜上,2010年最后的車市要出現購銷火爆的場面,我的感覺是很難出現。
(作者:胖阿福 騰訊汽車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