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市蔬菜標簽迷人眼
【導語·中國蔬菜網】與普通散稱蔬菜相比,掛著各種頭銜、包裝精美、色澤鮮亮的盒裝蔬菜,頗有“白富美”的派頭。不過,這些身份標識,反而成了“貴族”蔬菜在日常銷售中的絆腳石。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機蔬菜所占市場份額僅為0.3%左右,在長興,有機蔬菜的銷售情況同樣令人堪憂。
精選蔬菜、有機蔬菜、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與普通散稱蔬菜相比,掛著各種頭銜、包裝精美、色澤鮮亮的盒裝蔬菜,頗有“白富美”的派頭。不過,這些身份標識,反而成了“貴族”蔬菜在日常銷售中的絆腳石。現象有機蔬菜真假難辨最近,在城區多家大型超市的生鮮蔬菜專區內,從前“盛氣凌人”的有機蔬菜、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均不見了蹤影,被打上精選蔬菜標簽的盒裝蔬菜也被大量散稱蔬菜淹沒。市民多在平價蔬菜堆中挑選。
“有機蔬菜由于認證問題現已退市,而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雖在售但也基本不叫這個名字了,我們統一稱為精選蔬菜,不過也基本處于有價無市的尷尬局面。”某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員張美麗說,這些有著各種標簽的蔬菜日銷量不及平價菜的十分之一。
“早兩年,不少超市都時興銷售有機蔬菜,各種打著有機牌子的農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業內人士稱大多超市不想賣有機蔬菜,是因為有機蔬菜屬于高檔消費,購買人群小眾,而且市面上銷售的有機蔬菜是不是貨真價實,消費者心里沒底。
“馬大嫂”錢麗敏曾是一名“有機控”,以前買菜都挑“有機”字樣,但現在買得少了,她說主要是有機食品市場魚龍混雜,擔心買不到真貨,而且價格高。追問“貴族”蔬菜為啥這么貴那么有機蔬菜為何那么貴呢?
據南太湖產業集聚區長興分區的蔬菜種植大戶劉方介紹,有機蔬菜從選種到種植,需要很高的成本。“有機蔬菜的種子不能用轉基因的,需要高價購買,完全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激素,對土地和水源環境也有一定要求。”劉方介紹,除了種植,后期的運輸成本也不容小覷,銷售價格自然不菲,一般是普通蔬菜價格的3倍左右。 如此“貴”的有機蔬菜,不僅讓消費者怯步,也讓蔬菜種植基地很為難。長興幾家大型蔬菜種植基地都表示不會做有機蔬菜生意。“有機蔬菜種植環境標準高,還要面臨種植、控制災害后續人工費用等資金問題。”劉方說道。此外,有機蔬菜還要定期到有機食品認證機構進行注冊,需要花費一定資金。盼望新政規范市場其實,有機蔬菜的退市或者“瘦身”,與今年4月1日起實施的新《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和有機產品國家標準不無關系,它也被戲稱為“史上最嚴辦法”。
該《辦法》取消了有機轉換認證及其標志、含有機配料加工產品未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標志規定,還特別加強了進口有機產品的管理。“新《辦法》標志著我國統一的有機產品認證制度完成了升級換代,將對規范有機產品認證活動,提高有機產品質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起到一定的作用。”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后消費者在購買有機產品時,只需認準統一的認證標志,上面標有中文‘中國有機產品’字樣和英文‘ORGANIC’字樣的有機產品。”該負責人提醒,認證機構將對每枚認證標志進行唯一編號,并采取防偽、追溯技術,確保發放的每枚認證標志能夠溯源到其對應的認證證書和獲證產品及其生產、加工單位。
“這個新的管理辦法讓‘有機’市場更加規范,對于老百姓來說,以后也可以更加放心使用有機產品,高價買到假貨的現象也會逐漸減少。”該負責人說,從產品質量角度來說,有機蔬菜食用安全性最高,之后依次為綠色蔬菜、無公害蔬菜。所以這個辦法的出臺無疑給今后購買有機產品的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有機蔬菜要賣出去□欽春 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來講,蔬菜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多數蔬菜都是由大量的化肥與農藥催化生長的,雖然極大地提高了產量,充分滿足了人們生活的需求,但是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機蔬菜逐漸獲得了認可和青睞,但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機蔬菜所占市場份額僅為0.3%左右,在長興,有機蔬菜的銷售情況同樣令人堪憂。
有機蔬菜由于產量較低,種植時間較長,經營成本較高,比一般蔬菜的價格至少高出2~3倍。銷售價格過高以及銷售渠道狹小,使得有機蔬菜的銷售問題成為阻礙其發展的最大阻礙。如何賣出去,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自2010年12月以來,我縣積極打造“農超對接”工程,利用各種農事節慶活動,邀請大型超市、外地商貿集團等企業參加,推廣了農產品的銷售,鼓了農民的腰包。這樣的銷售渠道,其實也可以應用在有機蔬菜上。
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推廣,長興的水果也搭上了電子商務的快車,而有機蔬菜也期待著這趟列車的到來。
放眼全國,電子商務、專營店直銷、社區支持農業等新型經營模式正在開展,為暢通有機農業產業發展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也在為有機農產品的銷售探尋著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