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縣膜面集雨可供500畝蔬菜喝一年圖
發布時間:2020-11-06 19:30:35
一場降雨給炎熱的伏天送來了清涼。密云縣農技推廣站十里堡鎮綜合試驗基地技術員曹滿良,看著基地的集雨窖中已存滿了雨水,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今年以來,全市膜面集雨設施已集雨16萬立方米,可滿足500多畝設施蔬菜一年的生產用水。
在密云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十里堡鎮綜合試驗基地,淅淅瀝瀝的雨滴落在溫室的塑料棚膜上后,隨之順著棚膜流進了溫室南底腳的集雨溝,經過擺放在集雨溝里的砂礫、鵝卵石的初步凈化,最終流進集雨窖。曹滿良說,最近這幾次明顯降水,集雨窖的水基本可滿足基地下半年作物生長需要。
據市農業局農技推廣站節水室農藝師安順偉介紹,膜面集雨高效利用技術是通過修建集雨窖(池)、集流槽、沉淀池、蓄水池等設施,將降落在溫室、大棚等設施棚膜表面上的雨水收集存儲起來,再將雨水通過微灌施肥系統高效利用于設施農業生產的一種微型水利工程。雨水硬度較低,與地下水相比,大大降低了堵塞滴頭的風險,提高了滴灌系統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維修成本,提高了效益。
據悉,目前全市共建膜面集雨示范區3450畝,集雨窖(池)總容積9.7萬立方米,覆蓋順義、密云、房山和昌平等10個郊區縣。不同于密云的單棚單窖集雨模式,昌平區天潤園草莓新品種示范基地采用了多棚單池模式,修建大型集雨窖1000立方米,主要收集園區硬化路面及27個日光溫室的雨水,年雨水收集量1300余立方米,并通過回灌系統進行了高效利用。該基地負責人鄭學軍介紹說,目前基地集雨池也已蓄滿雨水,經過過濾后就可通過回用系統進行灌溉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