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上報降稅方案
提出對排量1.6升以下汽車購置稅進行減免
兩套方案已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汽車業界期待已久的利好消息正在年底醞釀出臺。記者昨天獲悉,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已于日前“上書”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商務部,在其遞交的一份救助汽車業的建議中,特別提到了關于減免排量1.6升以下汽車購置稅方案,希望能以此鼓勵消費者買小車,從而實現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節約型社會。
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拉動內需、節能環保的主導思想下,這份建議已經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同時,相關部門更傾向于第二種設計方案,即免收小排量乘用車的購置稅。如果進展順利,該方案將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實施。
方案內容
建議提供兩種減稅方案
據介紹,這份建議為汽車購置稅改革提供了兩種設計方案,其基本原則是按照國際慣例,對小排量乘用車稅收優惠,對大排量乘用車稅收不優惠。第一種設計方案是按排量分級征收汽車購置稅,將排量1升以下乘用車的購置稅從目前的10%降至2%,排量1升至1.5升乘用車購置稅調整至4%,排量1.5升至2升的乘用車購置稅調至6%,排量2升至2.5升的購置稅調至7%,排量2.5升至3升的購置稅調至8%,排量3升至4升的調至9%,排量4升以上的購置稅仍為10%。第二種設計方案是免收小排量乘用車的購置稅。
車市現狀
11月汽車銷量創6年新低
同比下滑超過10%,國內車市在11月份交出的成績單終于創出了自2003年以來的新低。記者日前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乘用車共銷售52.28萬輛,環比、同比均呈下滑態勢,其中,除交叉型乘用車環比有所增長外,其他品種均呈一定幅度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乘用車各品種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多功能乘用車的降幅最為顯著。
來自中國乘聯會的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22家主要乘用車企業總銷量35.97萬輛,同比下滑達到了驚人的16%,并創下6年以來的車市最大跌幅。下降程度較大的企業包括東南汽車、神龍汽車、長安福特、昌河汽車和一汽豐田,同比負增長均在35%以上,東南汽車以81%的驚人下滑幅度居首,昌河汽車11月份的銷量下滑55%。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有關專家分析認為,11月份銷量出現大幅下滑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燃油稅以及傳聞中的限制上牌等政策目前尚不明朗,這導致了消費者持續觀望;其次,由于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裁員減薪,加之股市持續低迷,消費者對于財富的支出也開始緊縮。“當人們開始緊縮花錢的時候,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就是車市。”
聲音
車企:小排量車的春天可能真的要來了
“如果這個方案真能實施,小排量車的春天就真正來臨了。”昨天,亞運村車市一位奇瑞汽車的經銷商表示,無論是汽車生產廠家還是經銷商,早就希望購置稅能降下來。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汽車銷量持續下滑,購置稅的調整是燃油稅之后對于小排量車的又一利好。
“這項政策還將會促進車企調整產品結構,更加重視節能環保。”夏利汽車的一位經銷商表示。仿佛是對“減稅”消息的呼應,昨天的汽車板塊逆勢上漲,表現十分強勁,一汽夏利、一汽轎車漲幅達4%以上,上海汽車、中通客車、東風汽車、海馬汽車等股票漲幅也較大。而汽車板塊上漲的原因便是緣于這份“關于減免排量1.6升以下汽車購置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