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杉杉的這條轉型之路又是否走的四平八穩
也許在很多人的心中,“杉杉”就是一個服裝品牌。而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起,這家服裝企業就在向一家高科技公司進行轉型。如今,杉杉的主要收入來源于鋰離子電池材料業務。與此同時,該公司還正在向整車制造領域邁進。其上下產業鏈垂直整合的打法,儼然一副“比亞迪”的做派。
然而,杉杉的這條轉型之路,又是否走的四平八穩呢?
“認準”負極材料,向汽車供應商轉型1989年,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創立,董事長鄭永剛發出“創中國西服第一品牌”的誓言。當時的杉杉主營男裝的設計和生產。1996年,杉杉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品牌也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而到上世紀90年代,鄭永剛看到了可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的“中間相炭微球”背后的利潤空間,便將“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確定為杉杉集團轉型方向的首選。
1999年9月7日,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鄭永剛親任董事長。僅一年時間,杉杉科技就完成了年產200噸“中間相炭微球”的設計、施工、設備安裝與調試工作,并于2001年1月正式投產。
2003至2007年,杉杉股份先后收購了多家公司,并組建了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東莞市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同時,杉杉還從產業鏈上游入手。該公司旗下的中科英華與西部礦業集團合資組建了青海西礦聯合銅箔有限公司。
鄭永剛曾毫不避諱地對外表示,“依靠服裝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句話也在杉杉的財報中得到了印證。杉杉股份的鋰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能源管理這三大新能源業務板塊,2016年營收的占到集團總營收的87.68%。如此看來,杉杉股份似乎真的完成了向汽車供應鏈企業的轉型。
成也轉型,敗也轉型?從整個汽車全行業的發展趨勢耐得住寂寞來看,向上逐漸接近利潤更高的整車制造領域,是廣大零部件企業的終極夢想,也是杉杉股份接下來的努力方向。
在零部件行業,多氟多、萬向、江特電機等上市公司在近兩年都提出了乘用車生產計劃。盡管有一些由于技術或者資金等現實原因已經放棄,但“整車制造”仍然是零部件廠商眼中的“香餑餑”。對此杉杉股份的策略是一方面打破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對價格的把控,另一方面向下游市場推進,打通整個產業鏈。這種垂直整合的思路與比亞迪有相似之處。
作為一個“放棄”主業完全轉型的公司來說,杉杉股份一直在進行著大膽的下注。但與市值更大的比亞迪相比,杉杉股份無論是在資金實力還是技術儲備上都無疑弱很多,這導致杉杉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探索接連折戟。
2015年初杉杉股份以寧波杉杉電動汽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為主體,與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內蒙古青杉客車有限公司”。當年5月,杉杉股份發布定增預案,宣布將34.56億元資金投資到新能源汽車領域。據悉,這筆資金將被使用在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鋰離子動力電池材料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上。2016年4月,該公司獲得專用車生產資質。
杉杉股份在2015年正式介入整車生產后,當年營收1.81億元,毛利率達到19.16%,但從整體來看,杉杉股份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從2015年到現在,盈利能力一直在下降。
2016年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虧損1.17億元。對于2016年新能源汽車業務虧損的原因,杉杉股份稱主要系行業政策波動,及產業試點布局,前期資產投入大所致。
然而,2017年上半年過后,杉杉股份的整車業務卻沒能扭轉頹勢,新能源汽車營收只有0.68億元,凈利潤更是虧損了0.92億元。杉杉股份新能源汽車業務在2017年上半年的虧損已經達到了去年全年虧損量的78.79%。
前途未知的“產業鏈”之路對于鄭永剛而言,造車遠遠沒有滿足他的需求,打通下游產業鏈,或許才是終極目標。
2016年4月,杉杉股份宣布,其下屬子公司寧波杉杉電動汽車獲得了國家專用車生產資質。目前,杉杉已在15個城市落地,共建成充電樁3000個,運營新能源車600輛等。至此,杉杉在動力電池、動力總成、電容、充電樁、整車制造、儲能梯次利用、汽車運營等多方面均形成了布局。
但是,汽車的運營維護,乃至市場推廣等工作,與零部件生產制造有天壤之別,對資金的需求量也相當巨大。企業對于整車制造能力的四大工藝等環節投入,往往需要近百億元,這無疑也對杉杉股份未來資金承壓能力提出新的考驗。
特別是在整車業務,杉杉股份面臨的現狀令人堪憂。首先,造車需要一定周期,特斯拉的第一輛車從研發到量產大約需要5到6年。
就算是對一款成熟車型進行改款,也得需要約3年時間。
而杉杉股份在電動汽車關鍵的電池、電機、電控等“三大電”環節上,并未掌握完全獨立的技術,這將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在成本上承受的壓力。而該公司在造車上選擇的合資對象也并不是在整個汽車行業中占主導地位的汽車企業,這也給杉杉股份未來產品的競爭力打上問號。未來,類似于杉杉股份這樣的企業如果無法獲得技術支撐,其發展前景可能會越發狹窄。
鋰電材料生產、擴產需要資金,造車更是需要大量投入,如何平衡有限的資金是杉杉股份需要面對的問題。
稍顯樂觀的是,電池材料為杉杉股份帶來了些許好消息。作為該公司負極材料業務主營平臺,寧波杉杉新材料預計2017年前3季度實現營收6.74億元,凈利潤1.14億元(含投資收益9207萬元)。
杉杉股份2017半年報顯示,作為主要營收增長板塊之一的負極材料,2017年H1實現銷量15295噸,同比增長50.82%;業務營收6.95億元,同比上升25.0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534.15萬元,同比上升10.31%。由這份財報可以看出,鋰電池材料為杉杉股份貢獻了大部分業績,因此對于杉杉來說,適當做減法,繼續專注于鋰電池材料生產,或許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版權聲明
凡來源為億歐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什么偏方治手足麻木膽囊炎如何治療什么治咳嗽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