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飼養的溫濕度調控
雛雞飼養的溫濕度調控
雛雞飼養的溫濕度調控
合適的溫度
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育雛溫度是指育雛室和育雛器的溫度。育雛室的溫度要比育雛器邊緣的溫度低些,育雛器邊緣的溫度又要比育雛器內的溫度低些。通常情況下,育雛期合適的溫度為:1日齡~2日齡,育雛器溫度為35℃,室內溫度為24℃;1周齡,育雛器溫度為32℃~35℃,室內溫度為24℃;2周齡,育雛器溫度為 29℃~32℃,室內溫度為21℃~24℃;3周齡,育雛器溫度為27℃~29℃,室內溫度為18℃~21℃;4周齡以后,育雛器溫度為21℃,室內溫度為16℃~24℃。
衡量溫度是否合適,除要看溫度表外,最可靠的方法是觀察雛雞的動態。溫度合適時,雛雞表現活潑好動,羽毛光滑整齊,食欲旺盛,展翅伸腿,行動敏捷,睡眠安靜,睡姿伸頭舒腿,雛雞均勻地散布在熱源周圍;溫度過低時,雛雞表現行動遲緩,縮頸,閉眼尖叫,睡眠不安,雛雞向熱源附近集中,互相擠壓,層層堆積;溫度過高時,雞群遠離熱源,張嘴喘氣,呼吸加快,時常喝水。因此,必須經常觀察雛雞的動態,及時調整溫度。
適宜的濕度
10日齡前的雛雞,需要較高的室溫,但當室溫提高后,相對濕度就會隨之下降。室溫提高1℃,濕度會下降3.5%~4%。雛雞生活在過于干燥的環境中容易脫水,表現為飲水量增加,腳趾干癟,羽毛易脫落,發育不整齊,有的因灰塵刺激呼吸道粘膜而誘發呼吸道病。因此,對于10日齡以前的雛雞,應注意增加室內的濕度,相對濕度要保持在60%~70%。10日齡后,雛雞呼吸量、飲水量、排糞量相應增加,室內容易潮濕,此時要注意通風換氣,勤換墊草,降低濕度,相對濕度一般保持在55%~60%,同時,避免發生球蟲病和霉菌病。
室內的相對濕度常采用干濕球溫度計測定。干濕球溫度計所表示的溫度是空氣中的溫度,用浸在水中的紗布包著的濕球溫度計所表示的溫度為濕球溫度。干濕兩球所顯示的溫度差異,即為空氣中所含水分的相對飽和程度。
心梗后心衰治療方法咽喉疼痛咳咋辦小兒高熱驚厥的診斷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