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花生常見3種病害防治須提前
夏季花生常見3種病害,防治須提前!
夏季花生常見3種病害,防治須提前!
進入6 月以后,高溫伴隨著高濕的環(huán)境,利于花生并發(fā)各種病害。 一是青枯病。其癥狀一般是花生植株頂端第二片葉失水萎蔫,幾天之后,整個植株從上到下快速萎蔫,葉色雖保持綠色,但較暗淡。早期發(fā)病的植株一般不結莢果,每畝減產常在20%左右,嚴重的減產50%以上。 二是莖腐病。莖腐病發(fā)生在根莖中上部或第一對側枝附近。發(fā)病初期有些褐色斑塊,最后形成黑褐色環(huán)形病斑。莖基細胞遭破壞后,喪失了吸收、供給肥水的功能,早發(fā)的病株地上莖葉逐漸凋枯而死,發(fā)病較晚的植株,往往少結莢或結莢后腐爛。莖腐病也會使花生的產量遭到嚴重損失。 三是葉斑病,比青枯病和莖腐病發(fā)生要晚一些,病斑有褐色與黑色兩種。其中,褐斑發(fā)生較早,黑斑發(fā)生稍遲,都會影響光合作用,使葉片脫落較早,莢果成熟度差,減產達20%~30%,發(fā)病早的減產更多。 上述三種病害,都會對花生生產造成不同程度損失,在防止措施上,除選用抗病品種外,主要應從兩個方面著手預防和防治。 首先,要抓好農業(yè)防治。一是有條件的地方應進行水旱輪作;二是在旱地作物中,要與病菌不易寄生的作物輪作,如玉米、高粱等;三是在播種前,可在大田短期灌水滅菌;四是基肥中,選用高氮、高鉀的復合肥,配施微生物有機復合肥,使其中的功能微生物能抑制有害的病菌侵入。 其次,要開展化學防治。 對于青枯病,一可用辛菌胺 霜霉威對病株灌根。發(fā)病中后期,可用青甲霜靈 噁霉靈兌水噴施;二可用絡氨銅水劑灌根,每隔7~10 天1 次,連灌2~3 次;三可于開花前對酸性土壤的花生,每畝施石灰35~50公斤,降低酸度,減輕發(fā)病率。 對于莖腐病,每畝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 倍液,或40%甲基立枯靈600 倍液灌根,每隔10 天灌1 次,連灌2。 對于葉斑病,在初發(fā)期,一可用1∶2∶200 倍波爾多液,二可用50%多菌靈1000~1500 倍液,三可用每畝80 億單位地衣芽孢桿菌60~100 克,兌水50 公斤噴施。
兩腿乏力怎么辦國家衛(wèi)健委流感診療方案補腎壯陽最好的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