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成為共享汽車首要難題
近年來,隨著互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大數據的深入應用,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和經濟形態,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其中5.沒有失敗,公共交通出行領域的創新層出不窮。從最初的約專車到摩拜單車,再到最近興起的共享汽車。移動出行端也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共享汽車作為共享經濟的一種新生事物,在環保、民生以及資源合理配置等方面比較有優勢,所以深受人們喜愛,但是共享汽車真正要普及還有諸多問題難以解決。
停車成為共享汽車首要難題
雖然共享汽車在國內處于起步階段,但是早已風靡國外。加拿大、美國、新加坡等國家近年來興起了汽車共享服務,在新加坡人們可以和共享單車一樣共享汽車。只需要下載APP,注冊賬號,上傳身份證和駕駛證并通過審核,預約下單,無鑰開鎖,完成這一流程后即可成功取車。共享汽車看起來特別便利,但這一模式真的能在在中國成功復制嗎?
我們在App store里輸入共享汽車,會出現環球車享(EVCARD)、TOGO、寶駕出行、盼達……幾十個應用。相較于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的押金都比較高,大部分在千元左右。相較于出租車價格,共享汽車還是比較劃算的,以EVCARD為例,前30分鐘15元,超30分鐘后0.5元/分鐘,每24小時最高180元。
共享汽車是為了便利,雖然共享汽車經濟優勢明顯,但是卻面臨著“停車難”的難題。眾所周知,停車難的問題在國內已經存在多年。特別是人口密度較大的北上廣一線城市。據統計,國內保守估計是全國缺5000萬停車位。北京市政府首次提出推進分時租賃汽車點的布局,
但仍需要共享汽車平臺支付停車費。按照北京的行情,諸如朝陽、海淀的核心區域,停車費用每月大概在800元到1500元之間,加上其他建設的費用,這無疑是一筆開支。
沒有數量充裕的停車位,共享汽車如何停?而且在目前業界只有car2go采取“摩拜”模式,即無固定停車位,但是汽車相比于單車大小不同,如果車停在很偏僻的位置,就會侵占公共資源,隨便停放,還有可能造成違停問題。
眼下,共享單車的隨意停放已經對正常的出行秩序產生了不利影響,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必然會導致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價值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導致共享交通工具最終被市場淘汰;一旦共享汽車停放失控,勢必會導致行政管理部門的介入,使“共享交通”的發展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車況和民眾素質可能成為發展限制
共享汽車真正能夠良好運營,需要每位乘客“良心駕駛”。不但要求每一位乘客都盡量不損壞車輛,而且還需要及時報告車輛的損壞情況。但是分時租賃服務即使在發達國家,比如法國和南歐,分時租賃車輛的車況往往也很不理想,內飾要比出租車臟很多。更別說在中國屢屢爆出的共享單車拆GPS、從樓上扔下、丟進河里的奇葩,民眾素質更是可見一斑,那么即使共享汽車興起,真的會好過到哪里去嗎?
共享汽車法律認定也是其發展做大的限制。“根據法律規定,機動車發生損害,機動車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都應承擔所謂情到深處人孤獨,即使保險公司能夠對損害作出經濟賠償,但是上述的法律如何按分配仍是問題。”由于分時租賃汽車具有隨取隨用隨還的特性,在這場“接力”租賃汽車過程中如果出現事故就很難判定。一旦出現交通事故,共享汽車是否具有路權、的劃分、乘客人身財產及時間的損失等,這些都是必須正視的問題。
相關分析人士指出,共享汽車的使用權下放至流動的個體,因此對使用者的素質和社會誠信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議加快實現企業內部信用信息與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銜接,并以此為依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使用者的消費行為。
此外,共享汽車要想發展起來還要依賴良好的城市交通。國外交通環境總體來說比較良好,不僅法制有序且基建完善,停車不難,事故也較少。在國內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卻面臨著規劃較差,停車難諸多問題,而且共享汽車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政策法規沒有規范,面臨前行多艱的現狀。
雖然有政策的扶持,但是共享汽車要想真正發展起來,恐怕沒有那么一帆風順。在諸多問題沒有解決面前前,共享汽車究竟是共享經濟的泡沫還是大勢所趨有待于市場的考驗。
版權聲明
凡來源為億歐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心房撲動防靜電地板報價治療甲型流感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