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苗期受澇怎樣補救
早稻苗期受澇怎樣補救
早稻苗期受澇怎樣補救
早稻受澇后水稻根系和葉片受損,總莖蘗苗數嚴重下降,恢復生長后,分蘗以高節位蘗占多數。早稻澇后補救措施如下: 不輕易放棄管理水稻耐澇性較強,沒頂天,成活稻苗50%-80%,要及時勻苗補苗;沒頂至7天以上,成活稻苗僅有30%左右,則要考慮重種或改種其他作物。稻苗只要有綠色葉片存在,葉鞘內部仍為綠色且具有一定硬度,白根或根系淡黃色,出水天后能見到心葉抽出,新露尖,剝查主莖,生長點呈晶亮狀,不萎縮、不渾濁,此類稻苗均能存活。 迅速排除積水要搶時間、爭速度,采取一切必要和可能手段,突擊排除積水,減輕澇漬危害,使禾苗盡早露出水面,盡量減少受淹時間。禾苗排水時遇大太陽天氣,溫度高時,則應放慢排水速度,田中適當保留淺水層,如一次排干則易引起植株青枯死苗。 及時清除泥沙為使禾苗盡快恢復生長,應處理田間沖積的泥沙,撈去漂浮物,以減輕禾苗壓傷程度,同時用竹竿來回掃動,以掃落莖葉上的泥沙。在退水露出苗尖時,用清水沖洗禾苗。退水后扶正倒苗,清除爛葉、黃葉,讓其迅速恢復生長。 科學灌溉對遲播、遲熟早稻田塊應繼續露、曬田,控制無效分蘗;對進入孕穗期、抽穗期的禾苗,要保持水層養胎保穗;對已齊穗灌漿的田塊,要干濕交替灌溉,以濕潤為主,忌斷水過早。 施用災后恢復肥水傷肥補是多年抗災救災成功的經驗。肥料種類以速效氮肥為主,一般每畝施尿素公斤,并配合施用磷鉀肥。淹沒時間短、稻苗受害輕的田塊,施肥量可少一些;部分受淹時間長、稻苗損傷重的田塊,則必須采取多次輕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過多,造成肥害傷苗。在追施恢復肥的同時,采取“上噴下追”相結合,噴施高效葉面肥,效果更好。 重視病蟲害的防治早稻受澇后,易出現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等。一是堅持合理管水補肥。實行排灌分家,做到淺水勤灌。適當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二是及時用藥防治。每畝用25%葉青雙可濕性粉劑100克或97%強氯精可濕性粉劑100克對水50公斤噴霧。
瘦身產品銷量排行榜首薈通便膠囊能長期服用嗎藤黃果排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