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我國百姓食品安全觀念尚存三個誤區
專家提醒:我國百姓食品安全觀念尚存三個誤區--
新華社武漢12月11日專電 隨著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我國食品安全狀態近年來大有好轉,但許多老百姓仍很不放心。對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孫秀發調查后認為,很多情況是由于觀念誤區導致的,有三個問題較為突出。 首先,認同“食品添加劑一定有害”的人很多,事實卻并非如此。孫秀發說,凡食品加工基本離不開添加劑,有些食品為增強口感需要添加劑的幫助,如炸油條,加了添加劑才又酥又脆,酸奶里的增稠劑也是一種添加劑等等。 那末,添加劑的問題在那里呢?孫秀發強調,食品加工者有沒有違法或違規使用才是主因。如做米粉時使用“掉白塊”,這類東西可以漂白、增加嚼勁、防腐等,但由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會產生有毒物質甲醛,我國法規對此明令制止使用。他說:“罪不在添加劑,而在于違法使用的單位或個人。只要是嚴格依照國家相關規定使用添加劑的食品,我們就可以照吃不誤。” 其次,不合格食品就是有毒有害的,這類認識也過于絕對。孫秀發舉例說,前一陣某品牌奶粉被檢測出碘超標,作為產品屬不合格產品,不可以上市,但從安全的角度斟酌,這類奶粉少許攝取并沒有多大害處。但是一些食用過這類奶粉的老百姓由于理解有誤,產生不必要的危機感乃至恐慌。一些人把質量問題等同于安全問題,認為不合格的食品就一定是有毒有害的。食品不合格因素還有很多方面,如包裝、重量等。 第三,吃含致癌物的食品就致癌了。孫秀發說,這1認識很普遍,甚至有些人還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其實許多平常食品里都有致癌物或可產生致癌物的前體物質,但絕大多數人并未得癌癥,相反這些食品是我們每天都不可缺少的。 他分析說,致癌物致癌要有兩個條件,一是量要大到一定程度,2是針對抵抗力不好的人體。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惡性腫瘤鼻塞的原因
心臟支架能否肺部手術
中風治療
寶寶腹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