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終章畫像汽配供應鏈并非一個B2B生
作者 | 無庸
出處 | AC汽車
投稿請加微信:17301794939
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汽車后市場發展到現在,大小模式、輕重模式、資本瘋狂輸出與寒冬都經歷了幾輪,但目前仍然處于一種群雄逐鹿的狀態。許多國內的從業者一直樂于將美國的汽車后市場狀態類比到我們國家。從某種角度上來看,美國腳步在前,中國腳步在后,汽車保有量如此相似,甚至未來保有量增長空間要超過美國,確實讓人遐想無限。
盡管目前仍然處于各家顯神通的時代,但是經歷了多輪模式競爭后,有幾點共識已經基本形成。其中在供應鏈環節,修配結合將是一個看似不可逆的大趨勢。也正因為這樣,今年幾乎所有供應鏈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參與到爭奪優質維修門店的行列當中。
那么未來供應鏈的終章畫像究竟會長成什么模樣呢,筆者試著扮演一個素描師傅,描繪一下未來供應鏈的模樣,純屬一家之言,不當之處煩請指正。
接下來的時間,應該不會再出現單純賣產品的供應鏈公司了。從宏觀上來看,無論何種方式的創新,供應鏈公司都需要把握兩個大方向:一個是代表基建的供應鏈,一個是代表服務的門店端,兩個方向所有的工作匯聚出來是構成對C端車主的服務生態。
基礎建設板塊,供應鏈端的核心一定是包含健全的產品體系以及相匹配的數據系統。產品以門檻層級逐漸遞增:A、易損件 B、油電輪 C、事故件。這些產品隨著供應鏈公司成長的階段變化逐漸依次增加。
伴隨著產品豐富,倉儲模式從中心倉到區域前置倉的發展遞增。同時在所有配送端或配件服務端使用的數據系統,配件匹配系統也需要提升,并能做到PC端和手機移動端同時互聯。
服務建設板塊,目前看來主要還是以門店端為主的建設,這個環節在今年被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供應鏈拉攏維修門店參與到連鎖分塊的過程是一個大趨勢,不管是直營、加盟亦或入股的方式,目前都有不同的公司在嘗試。
從筆者的角度來看,目前沒有人可以通過一種方式迅速在紛亂的市場中建成規模的門店體系出來。先有規模,再治理的方式早在酒店行業得到了一些驗證。早期酒店行業是通過建立部分標桿的直營門店,作為模式輸出地和人才培養地,然后利用加盟模式快速擴張,將品牌張力輻射出去,直營比例與加盟比例大約在3:7之間。
作為連鎖發展相對落后的汽車后行業,可以參照一些連鎖酒店的做法。在核心城市建立代表形象的標桿直營店,然后利用加盟模式將數量規模拉上來,再對內慢慢質量提升。
最后有一點需要指出,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供應鏈企業將觸角延伸到C端(車主端)。很多人認為供應鏈端是一個B2B的生意,其實一切生意基礎都是車主端。
車主端兩大核心需求:信任與性價比是他們選擇放棄原有4S體系到非4S體系的價值需求。作為供應鏈企業,無論建立什么模式的維修終端體系,一定會通過不同方式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車主。例如通過門店提供各類一站式服務,包含購物、休息、商務、積分兌換、車險、年檢等。
所以供應鏈終章畫像就應該有產品加門店結合的綜合體,通過精準客戶管理體系把C端結合進來形成完整生態鏈。
寫在尾聲,筆者還是想拿一組酒店行業成型的數據作為引領我們在艱難前行的明燈。上海的華住集團打造了一套8000萬活躍會員體系,3000多家不同形態的門店(中高低,包含直營與加盟),網點幾乎從華東覆蓋到了南北方,9年前已于納斯達克上市。
汽車后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但是模樣也越來越清晰了。
本文由AC汽車專欄作者供稿,AC汽車經授權發布,文章觀點不代表AC汽車立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