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消息一出,其他打車應用立馬對此作出回應。
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創始人兼CEO陳炳耀今天告訴員工,滴滴和Uber中國合并一事證明,本地競爭者能夠打敗Uber。Grab是Uber在東南亞的競爭對手,該公司在去年接受了滴滴的投資。
陳炳耀在一份發給公司全體員工的電子郵件中說道:“在經過一年多的激烈競爭之后,我們的投資人和全球合作伙伴滴滴事實上已經贏得了爭奪中國市場支配地位之戰。”
“滴滴的成功堅定了我們一直以來的信念。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世界里,不存在普遍適用的答案。本地化解決方案是解決本地問題的最好方式。正如滴滴在中國做的那樣,我們能夠解決新加坡、雅加達或者馬尼拉用戶特有的痛點,因為我們會優先考慮他們的需求,而不會為了滿足紐約、倫敦或者伊斯坦布爾用戶的需求,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Uber目前已經在兩個東南亞市場——新加坡和菲律賓——實現了盈利,并計劃采取大動作,在東南亞推出新產品。現在爆出Uber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Uber在東南亞的戰略現在看起來更加合情合理了。
陳炳耀提醒員工,Uber退出中國可能意味著該公司將更加重視東南亞市場。
“我們預計,滴滴合并Uber中國的交易完成之后,該公司將把更多注意力和資源投放到我們這個地區,”陳炳耀在郵件中說道,“但我們也看到,當本地領先者堅信他們的信念和實力時,他們就會勝出。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已經在中國發生,這同樣會在東南亞上演。他們已經輸了一次,我們要讓他們再輸一次。”
外界普遍認為,一旦Uber發現無法在中國維持下去,它將退出中國市場,主要的原因是滴滴籌集了大量資金與Uber進行補貼大戰,據稱Uber迄今為止已經損失20億美元。Uber 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似乎已經決定終止這場爭斗,醫專注于明年的IPO。
目前東南亞市場的競爭還不是十分激烈,因為該地區的電子商務不太發達,數字支出依舊很低。但是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成熟,人口總數超過六億的東南亞地區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盡管陳炳耀利用滴滴的成功案例鼓舞員工士氣,但是目前還不清楚滴滴獲勝的經驗有多少可以照搬到Grab與Uber的競爭中。
Grab目前為止已經融資逾6.5億美元,估值約為16億美元。Grab在東南亞最大的6個國家的30個城市開展業務。該公司宣稱其應用已經被下載1900萬次,擁有35萬名司機。Uber在東南亞16個城市運營,但沒有發布任何運營數據。在Uber的戰略里,東南亞市場的優先度低于中國和印度。
廣東能買到復方鱉甲軟肝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