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奔馳竟是13手 網友-17萬都能買一輛全新smart了
“開著1輛7手的奧拓”是德云社相聲中1個自嘲的段子,但是花17萬買了1輛13手的奔馳轎車,卻是產生在我們身旁的真實案例。今年1月,濟南市民武先生在濟西2手車市場花17萬買了1輛2手奔馳車。
等他交完錢拿到機動車登記證書時,卻發現有13次過戶記錄,而且行駛里程在恢復出廠設置后,由6萬千米變成了10萬千米?;?7萬買了輛2012年產的奔馳1982年誕生的武先生是濟南市區某公司的股東之1,平時常常出差,出于工作需要,武先生決定購買1輛2手奔馳轎車作為“過渡”。
“去年12月,朋友跟我1起到濟西2手車市場看車,當時轉了好幾家才肯定在1家歐瑞達的車行買車?!蔽湎壬f,最初他相中了1輛紅色奔馳2手車,由于價格較高而且他不喜歡紅色,幾經周折后終究決定買1輛白色的奔馳C200。
濟南1男子17萬買下奔馳才知是13手!連里程表也造假“由于相中了這款車,而且馬上要過年了,所以我就著急買下了。”武先生打扮時尚,與朋友合伙開的公司經營狀態也不錯,他說當時就想買下車后開車回臨沂老家過春節。
“剛開始想貸款買,但貸款方面出了點問題,而且算起來也不怎樣適合,所以我就跟朋友借了點錢,1次性支付了車款。”武先生說,他購買的2手白色奔馳C200是2012年生產的,價格是17萬。
武先生提供的車輛轉讓協議書顯示,他與歐瑞達2手車行是今年1月22日進行交易的,雙方約定,車行提供給武先生手續齊全的車,而且要保證車輛來源正當,手續真實有效,無偷搶及經濟糾紛與背法事故等,保證車輛正常交易。
2手奔馳過戶記錄竟有13次采訪進程中,生活日報記者見到了武先生購買的2手車,這輛車是白色奔馳,保存較好,不過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是1輛改裝車?!按蠹s是年初8以后,我去拿的大本(機動車登記證書)?!?/p>
武先生說,他拿到機動車登記證書時,并沒仔細看上面的內容,但1位朋友在乘坐這輛奔馳車時,發現機動車登記證書有13次過戶記錄。武先生提供的機動車登記證書顯示,第3頁有相干的車輛過戶記錄,第1次交易時間是2015年4月8日,是1位張姓人員購買的,楊某、劉某、武某等人也曾購買過這輛車?!斑@上面顯示的內容其實不全,這只是其中1部份?!蔽湎壬褭C動車登記證書翻到了第5頁,上面顯示,此前已辦理登記業務13次。“花17萬卻買了1輛13手奔馳,這個我根本接受不了?!?/p>
這13次過戶記錄,讓武先生心里1直疙疙瘩瘩,他說買車時,銷售人員并沒提早告知,他感覺自己被騙了。行駛里程由6萬千米變成了10萬春節期間,武先生開著這輛奔馳車去臨沂老家,在駕駛進程中,他突然發現儀表顯示異常,因而他就按下了“恢復出廠設置”的按鈕。
讓他沒想到的是,儀表盤上顯示的千米數,由購車時的6萬多千米變成了10萬多千米。濟南1男子17萬買下奔馳才知是13手!連里程表也造假“這說明他們原來講的千米數是假的,表上的數據是被改過的,千米數不實?!?/p>
武先生認為他購買的奔馳C200千米數被人動過手腳,他說1般情況下,開車上下班1年也就1萬多千米,他只開了幾天就跑了4萬千米,這是不可能的。采訪進程中,武先生提供了1張購買2手奔馳轎車時的儀表盤照片,上面顯示是66185千米,而采訪時車輛儀表盤上面的是106856千米。武先生認為,有多是2手車賣家對車動過手腳。各方說法消費者武先生:車輛轉手次數過量存隱患明明交易了這么屢次,但銷售人員卻沒告知,而且也沒給自己看車輛的登記證書,武先生認為歐瑞達車行存在欺騙行動。
如今,武先生開車時仍不放心,他擔心車輛轉手屢次,存在1定的安全隱患,以后會出現1些故障。“超過10萬千米的車1般就沒大有人買了,現在這車已開了10萬千米,我再開1兩年,想要倒手賣就困難了,更何況又轉手了這么屢次。”如果不是恢復了出廠設置,武先生也許1直不會發現千米數造假,他認為這類行動就是在欺騙消費者。武先生說,他想要車行賠償自己的損失,但車行不肯賠錢,如今他被這件事弄得心煩意亂,想直接把車退掉。歐瑞達車行經理:沒義務告知車輛轉手次數3月1日下午,生活日報記者跟武先生來到濟西2手車市場歐瑞達精品車行,銷售人員馬女士稱,武先生并沒問過車子交易了多少次,而且這輛車也沒出現故障,她認為武先生提出的賠償要求不公道?!斑^戶幾次這類事有人在乎有人不在乎,車主不主動問,我們也沒義務告知?!?/p>
歐瑞達精品車行負責人劉經理說,影響車輛價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限、車況等因素,與車輛轉手次數沒有關系,如果車行銷售人員許諾車輛轉手次數的話,就會無條件退車并賠償,但銷售人員在賣車時,并沒做出相干許諾,所以他們不會對此做出賠償?!斑@輛車是1輛改裝車,所以登記證書1直在車管所里,我也不知道已過戶了13次?!眲⒔浝碚f,武先生購買的奔馳C200,是他幫濟寧1位經營2手車的朋友賣的,由于對車輛具體情況其實不了解,起初他曾通知銷售人員不要把車賣給武先生,但武先生堅持要買。對車輛千米數由6萬千米變成10萬千米的問題,劉經理稱他們沒更改千米數,而且5年以內的車輛他們不會去查千米數。“如果你想查,可以去第3方查改表的時間?!眲⒔浝碚f,通過鑒定,可以肯定更改千米數的具體時間,但費用由武先生承當。
對武先生提出來的退車要求,劉經理稱會向濟寧做2手車買賣的朋友反應。律師說法:“車輛千米數造假”涉嫌訛詐對此,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才望認為,2手車銷售方有義務告知消費者車輛性能、千米數和過戶次數,這是購車者的知情權。孫才望說,2手車賣家未告知武先生真實的過戶次數,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在車輛千米數上做手腳就涉嫌訛詐。按合同法規定,購車者與2手車賣家簽訂的合同是可以變更和撤消的。”孫才望介紹,即便2手車主幫他人代賣,也要告知買家真實的千米數,如果走司法程序,車輛千米數的鑒定費也應由2手車賣家承當。孫才望提示市民,購買2手車時,要詳細了解車輛狀態,再與賣家簽訂合同,并在合同中注明車輛現狀、付款方式和質保期等問題,以避免產生糾紛。
購買2手車當心5大圈套里程圈套購買2手車時,車輛里程表不可過分信賴,最好根據使用年限和具體車況對車輛進行判斷,由于有些不法車商常常在里程表上做手腳。價格圈套購買2手車時,1些經銷商會主動推薦某款車輛,而且價格常常低得出奇。這輛車極可能有問題,或許出太重大事故,或許來路不明,不能正常過戶。此時1定要慎重斟酌,切不可貪便宜盲目購買。事故車當好車賣許多事故車修復后用肉眼根本判斷不出來,購車時1定要對車輛外觀內飾進行細致檢查。最好能到第3方汽車檢測機構通過專業檢測,對車輛做出客觀評價。另外,如果有條件,也可到交警大隊查1下備案。拼裝車圈套有些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車當做正常車在市場上出售。如果改裝的是車的非主要部件,改裝程度較輕,購車時要注意看1下改裝部位性能如何。
如果改裝程度較嚴重,此類車根本沒法通過正當途徑取得車牌,使用風險會大大增加。保險圈套很多2手車都會標明該車具有全年的保險,但通常不會主動告知這輛車有過甚么理賠記錄。
因此,消費者除看保險還應看理賠記錄。由于產生過理賠的車再次投保,價格會高于沒產生過理賠的車輛,保費與新車也略有不同。
相干新聞買修復車獲賠 男子購買新車竟變修復2手車2016年5月3日訊,日前,記者從武隆縣人民法院得悉,近期,該院判決了1起自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行后,首例汽車銷售商因訛詐行動致使“退1賠3”(退車、且賠償3倍車價)案件。
首例汽車銷售商因訛詐行動致使“退1賠3”(退車、且賠償3倍車價)案件
接車后發現有修復痕跡2015年7月21日,李先生到武隆縣1家汽車銷售店訂購1輛4驅越野車。隨后,雙方簽訂汽車銷售合同,約定裸車價格為240800元,總價279000元,包括代辦上戶手續費、購置稅、保險費。為了盡快提到新車,李先生在7天內支付了全部購車款。
1個月后,李先生接到車行通知說新車到了。9月1日中午,李先生高興地趕到車行,將新車開走。但僅僅過了幾個小時,李先生就很不開心了,發現新車右前門有漆面修復痕跡,他馬上將車子開回銷售店里,找到銷售人員討說法。
車行立即組織售后人員進行檢測,確認車輛右前門確切存在漆面修復痕跡。但由于1直沒有得到汽車銷售公司的滿意答復,9月16日,李先生向武隆縣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判令銷售公司退還購車款,同時3倍賠償損失722400元。
縣法院審理發現,由于李先生購買的車型緊俏,重慶本地這家汽車銷售公司沒有存貨,因而這家公司展轉聯系到北京1家汽車銷售公司,讓對方幫忙聯系車輛。
經過量方打聽,聯系到安徽某4S店有1輛現車。去年8月26日,北京某公司拜托物流公司到安徽接車后,運送到重慶。數天后,李先生在縣城提到新車。
確認新車做過漆面修復后,重慶某公司立即與北京某公司聯系,這才得知,安徽某公司在將車交付給物流公司之前,就已做過漆面修復。由于重慶某公司已將車款支付給安徽某4S店,李先生因而將安徽某4S店1并告上法院。
法院判經銷商“退1賠3”據悉,PDI檢測是1項售前檢測證明,是新車在交車前必須通過的檢查。由于新車從生產廠家到達經銷商處經歷了上千千米的運輸路途和長時間的停放,為了向顧客保證新車的安全性和原廠性能,PDI檢查必不可少。
安徽某公司提供的經銷商新車交車PDI檢查表中規定,PDI檢查必須在交車給客戶的前1天完成。法院調查發現,爭議車輛在去年2月7日就經過PDI檢測,當時并沒有漆面擦碰的記錄。法院據此推斷,漆面修復行動應是產生在李先生接車之前。
另外,去年8月26日,安徽某公司在交付車輛時,也沒有依照規定流程實行相應的審查義務,存在故意規避的行動。而重慶某公司和北京某公司對此其實不知情?!巴彽臅r候,安徽某公司的工作人員已承認新車交到重慶前,確切進行過漆面修復?!痹姘萃新蓭熣f。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10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訛詐行動的,應當依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遭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
由于安徽某公司存在訛詐行動,法院1審判決由其退還李先生購車款240800元,并賠償李先生購車損失722400元。另外,重慶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則退還李先生支付的購置稅、上戶費用、保險費用等38200元。 記者 余興修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開著1輛7手的奧拓”是德云社相聲中1個自嘲的段子,但是花17萬買了1輛13手的奔馳轎車,卻是產生在我們身旁的真實案例。今年1月,濟南市民武先生在濟西2手車市場花17萬買了1輛2手奔馳車。
等他交完錢拿到機動車登記證書時,卻發現有13次過戶記錄,而且行駛里程在恢復出廠設置后,由6萬千米變成了10萬千米?;?7萬買了輛2012年產的奔馳1982年誕生的武先生是濟南市區某公司的股東之1,平時常常出差,出于工作需要,武先生決定購買1輛2手奔馳轎車作為“過渡”。
“去年12月,朋友跟我1起到濟西2手車市場看車,當時轉了好幾家才肯定在1家歐瑞達的車行買車?!蔽湎壬f,最初他相中了1輛紅色奔馳2手車,由于價格較高而且他不喜歡紅色,幾經周折后終究決定買1輛白色的奔馳C200。
濟南1男子17萬買下奔馳才知是13手!連里程表也造假“由于相中了這款車,而且馬上要過年了,所以我就著急買下了。”武先生打扮時尚,與朋友合伙開的公司經營狀態也不錯,他說當時就想買下車后開車回臨沂老家過春節。
“剛開始想貸款買,但貸款方面出了點問題,而且算起來也不怎樣適合,所以我就跟朋友借了點錢,1次性支付了車款。”武先生說,他購買的2手白色奔馳C200是2012年生產的,價格是17萬。
武先生提供的車輛轉讓協議書顯示,他與歐瑞達2手車行是今年1月22日進行交易的,雙方約定,車行提供給武先生手續齊全的車,而且要保證車輛來源正當,手續真實有效,無偷搶及經濟糾紛與背法事故等,保證車輛正常交易。
2手奔馳過戶記錄竟有13次采訪進程中,生活日報記者見到了武先生購買的2手車,這輛車是白色奔馳,保存較好,不過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是1輛改裝車?!按蠹s是年初8以后,我去拿的大本(機動車登記證書)?!?/p>
武先生說,他拿到機動車登記證書時,并沒仔細看上面的內容,但1位朋友在乘坐這輛奔馳車時,發現機動車登記證書有13次過戶記錄。武先生提供的機動車登記證書顯示,第3頁有相干的車輛過戶記錄,第1次交易時間是2015年4月8日,是1位張姓人員購買的,楊某、劉某、武某等人也曾購買過這輛車?!斑@上面顯示的內容其實不全,這只是其中1部份?!蔽湎壬褭C動車登記證書翻到了第5頁,上面顯示,此前已辦理登記業務13次?!盎?7萬卻買了1輛13手奔馳,這個我根本接受不了。”
這13次過戶記錄,讓武先生心里1直疙疙瘩瘩,他說買車時,銷售人員并沒提早告知,他感覺自己被騙了。行駛里程由6萬千米變成了10萬春節期間,武先生開著這輛奔馳車去臨沂老家,在駕駛進程中,他突然發現儀表顯示異常,因而他就按下了“恢復出廠設置”的按鈕。
讓他沒想到的是,儀表盤上顯示的千米數,由購車時的6萬多千米變成了10萬多千米。濟南1男子17萬買下奔馳才知是13手!連里程表也造假“這說明他們原來講的千米數是假的,表上的數據是被改過的,千米數不實?!?/p>
武先生認為他購買的奔馳C200千米數被人動過手腳,他說1般情況下,開車上下班1年也就1萬多千米,他只開了幾天就跑了4萬千米,這是不可能的。采訪進程中,武先生提供了1張購買2手奔馳轎車時的儀表盤照片,上面顯示是66185千米,而采訪時車輛儀表盤上面的是106856千米。武先生認為,有多是2手車賣家對車動過手腳。各方說法消費者武先生:車輛轉手次數過量存隱患明明交易了這么屢次,但銷售人員卻沒告知,而且也沒給自己看車輛的登記證書,武先生認為歐瑞達車行存在欺騙行動。
如今,武先生開車時仍不放心,他擔心車輛轉手屢次,存在1定的安全隱患,以后會出現1些故障。“超過10萬千米的車1般就沒大有人買了,現在這車已開了10萬千米,我再開1兩年,想要倒手賣就困難了,更何況又轉手了這么屢次。”如果不是恢復了出廠設置,武先生也許1直不會發現千米數造假,他認為這類行動就是在欺騙消費者。武先生說,他想要車行賠償自己的損失,但車行不肯賠錢,如今他被這件事弄得心煩意亂,想直接把車退掉。歐瑞達車行經理:沒義務告知車輛轉手次數3月1日下午,生活日報記者跟武先生來到濟西2手車市場歐瑞達精品車行,銷售人員馬女士稱,武先生并沒問過車子交易了多少次,而且這輛車也沒出現故障,她認為武先生提出的賠償要求不公道?!斑^戶幾次這類事有人在乎有人不在乎,車主不主動問,我們也沒義務告知?!?/p>
歐瑞達精品車行負責人劉經理說,影響車輛價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限、車況等因素,與車輛轉手次數沒有關系,如果車行銷售人員許諾車輛轉手次數的話,就會無條件退車并賠償,但銷售人員在賣車時,并沒做出相干許諾,所以他們不會對此做出賠償?!斑@輛車是1輛改裝車,所以登記證書1直在車管所里,我也不知道已過戶了13次。”劉經理說,武先生購買的奔馳C200,是他幫濟寧1位經營2手車的朋友賣的,由于對車輛具體情況其實不了解,起初他曾通知銷售人員不要把車賣給武先生,但武先生堅持要買。對車輛千米數由6萬千米變成10萬千米的問題,劉經理稱他們沒更改千米數,而且5年以內的車輛他們不會去查千米數?!叭绻阆氩椋梢匀サ?方查改表的時間?!眲⒔浝碚f,通過鑒定,可以肯定更改千米數的具體時間,但費用由武先生承當。
對武先生提出來的退車要求,劉經理稱會向濟寧做2手車買賣的朋友反應。律師說法:“車輛千米數造假”涉嫌訛詐對此,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才望認為,2手車銷售方有義務告知消費者車輛性能、千米數和過戶次數,這是購車者的知情權。孫才望說,2手車賣家未告知武先生真實的過戶次數,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在車輛千米數上做手腳就涉嫌訛詐。按合同法規定,購車者與2手車賣家簽訂的合同是可以變更和撤消的?!睂O才望介紹,即便2手車主幫他人代賣,也要告知買家真實的千米數,如果走司法程序,車輛千米數的鑒定費也應由2手車賣家承當。孫才望提示市民,購買2手車時,要詳細了解車輛狀態,再與賣家簽訂合同,并在合同中注明車輛現狀、付款方式和質保期等問題,以避免產生糾紛。
購買2手車當心5大圈套里程圈套購買2手車時,車輛里程表不可過分信賴,最好根據使用年限和具體車況對車輛進行判斷,由于有些不法車商常常在里程表上做手腳。價格圈套購買2手車時,1些經銷商會主動推薦某款車輛,而且價格常常低得出奇。這輛車極可能有問題,或許出太重大事故,或許來路不明,不能正常過戶。此時1定要慎重斟酌,切不可貪便宜盲目購買。事故車當好車賣許多事故車修復后用肉眼根本判斷不出來,購車時1定要對車輛外觀內飾進行細致檢查。最好能到第3方汽車檢測機構通過專業檢測,對車輛做出客觀評價。另外,如果有條件,也可到交警大隊查1下備案。拼裝車圈套有些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車當做正常車在市場上出售。如果改裝的是車的非主要部件,改裝程度較輕,購車時要注意看1下改裝部位性能如何。
如果改裝程度較嚴重,此類車根本沒法通過正當途徑取得車牌,使用風險會大大增加。保險圈套很多2手車都會標明該車具有全年的保險,但通常不會主動告知這輛車有過甚么理賠記錄。
因此,消費者除看保險還應看理賠記錄。由于產生過理賠的車再次投保,價格會高于沒產生過理賠的車輛,保費與新車也略有不同。
相干新聞買修復車獲賠 男子購買新車竟變修復2手車2016年5月3日訊,日前,記者從武隆縣人民法院得悉,近期,該院判決了1起自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行后,首例汽車銷售商因訛詐行動致使“退1賠3”(退車、且賠償3倍車價)案件。
首例汽車銷售商因訛詐行動致使“退1賠3”(退車、且賠償3倍車價)案件
接車后發現有修復痕跡2015年7月21日,李先生到武隆縣1家汽車銷售店訂購1輛4驅越野車。隨后,雙方簽訂汽車銷售合同,約定裸車價格為240800元,總價279000元,包括代辦上戶手續費、購置稅、保險費。為了盡快提到新車,李先生在7天內支付了全部購車款。
1個月后,李先生接到車行通知說新車到了。9月1日中午,李先生高興地趕到車行,將新車開走。但僅僅過了幾個小時,李先生就很不開心了,發現新車右前門有漆面修復痕跡,他馬上將車子開回銷售店里,找到銷售人員討說法。
車行立即組織售后人員進行檢測,確認車輛右前門確切存在漆面修復痕跡。但由于1直沒有得到汽車銷售公司的滿意答復,9月16日,李先生向武隆縣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判令銷售公司退還購車款,同時3倍賠償損失722400元。
縣法院審理發現,由于李先生購買的車型緊俏,重慶本地這家汽車銷售公司沒有存貨,因而這家公司展轉聯系到北京1家汽車銷售公司,讓對方幫忙聯系車輛。
經過量方打聽,聯系到安徽某4S店有1輛現車。去年8月26日,北京某公司拜托物流公司到安徽接車后,運送到重慶。數天后,李先生在縣城提到新車。
確認新車做過漆面修復后,重慶某公司立即與北京某公司聯系,這才得知,安徽某公司在將車交付給物流公司之前,就已做過漆面修復。由于重慶某公司已將車款支付給安徽某4S店,李先生因而將安徽某4S店1并告上法院。
法院判經銷商“退1賠3”據悉,PDI檢測是1項售前檢測證明,是新車在交車前必須通過的檢查。由于新車從生產廠家到達經銷商處經歷了上千千米的運輸路途和長時間的停放,為了向顧客保證新車的安全性和原廠性能,PDI檢查必不可少。
安徽某公司提供的經銷商新車交車PDI檢查表中規定,PDI檢查必須在交車給客戶的前1天完成。法院調查發現,爭議車輛在去年2月7日就經過PDI檢測,當時并沒有漆面擦碰的記錄。法院據此推斷,漆面修復行動應是產生在李先生接車之前。
另外,去年8月26日,安徽某公司在交付車輛時,也沒有依照規定流程實行相應的審查義務,存在故意規避的行動。而重慶某公司和北京某公司對此其實不知情。“庭審的時候,安徽某公司的工作人員已承認新車交到重慶前,確切進行過漆面修復。”原告拜托律師說。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10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訛詐行動的,應當依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遭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
由于安徽某公司存在訛詐行動,法院1審判決由其退還李先生購車款240800元,并賠償李先生購車損失722400元。另外,重慶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則退還李先生支付的購置稅、上戶費用、保險費用等38200元。 記者 余興修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以上就是關于“買奔馳竟是13手 網友:17萬都能買一輛全新smart了”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買奔馳竟是13手 網友:17萬都能買一輛全新smart了”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