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晚粳新品種
早熟晚粳新品種
早熟晚粳新品種---武粳13號
一、來源與類型。蘇審稻200314。原名"武育5021",屬早熟晚粳稻品種,由常州市武進區稻麥原種場以791/SR21雜交,于1998年育成。
二、特征特性:該品種分蘗力較強,成穗數較足,結實率較高,穗粒結構協調,抗倒性較強,后期熟相較好,接種鑒定為中感稻瘟病,抗白葉枯病,感紋枯病。據2001年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檢中心檢測:糙米率85.6%,整精米率75.4%,堊白粒率19%,堊白度2.8%,膠稠度9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7%,米質理化指標達到國標二級優質稻谷標準。
三、試驗結果及適應范圍。年參加江蘇省區域試驗,2000年平均畝產量609.83公斤,較對照武運粳7號減產0.89%,不顯著,2001年平均畝產量667.28公斤,較武運粳7號減產1.48%,達顯著水平,均列第四位;2002年組織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量631.05公斤,較武運粳7號畝增產3.32%。每畝有效穗20萬左右,每穗實粒數120粒左右,結實率92%-93%,千粒重27克左右。株高10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56天,較武運粳7號早熟4天。該品種有一定產量水平,穩產性好,米質優,落粒性中等,審定合格,適宜江蘇省沿江及蘇南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
四、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一般5月上中旬播種,每畝凈秧板落谷量公斤,秧田應施足基肥,早施斷奶肥,三葉期增施長粗促蘗肥,培育帶蘗壯秧,發揮苗期分蘗優勢。大田每畝用種量公斤。
2、適期移栽,合理密植。一般6月上中旬,秧齡30天左右移栽,每畝栽1.5萬-2.0萬穴,高產田塊和寬行窄距,每畝基本苗6萬-7萬。
3、科學肥水管理。大田在施好基肥的基礎上,應注重磷鉀肥的配合施用,氮肥前后期比例以6:4為宜,穗肥可重促輕保,水漿除按一般規律管理外,后期應按優質米栽培要求,注意濕潤灌溉,后期切忌過早斷水。
4、病蟲草害防治。藥劑浸種防治好惡苗病,及時防治草害、螟蟲、紋枯病、稻瘟病等。
(來源:《農家致富》2004.6期)
頭痛的解決辦法悅而維生素D3滴劑多少錢咳嗽有痰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