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漂”易得心病 渴望子女“精神贍養”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鄉工作,不少老人也紛紛離開家鄉來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他們被稱為“老年漂一族”。面對陌生的環境,不少漂泊的老人不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容易產生各種消極情緒。
老家在湖南漢壽縣的張老太告訴筆者,“女兒生孩子后,自己就離開家鄉,來長沙帶外孫。女兒和女婿平時工作忙,回家后也因為疲憊很少和我交流。除了在小區里散散步,我基本都在家里帶孩子。”
武警總醫院心理學專家史宇認為,面對工作繁忙的子女和陌生的環境,一些漂泊在城市的老年人選擇“宅”在家里,難免感到孤獨難以排遣,從而產生一些不良情緒,長此以往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專家指出,由于不適應陌生的環境,也沒有朋友可以聊天,不少漂泊在城市的老年人開始失眠、食欲不振,漸漸變得沉默寡言,繼而不愿意參加社會活動。老年人長期“宅”在家里,容易患上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然而,許多子女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忽略了父母的“情感需求”,使老年人的孤獨感越來越重,與此同時心病也越來越重。
不少子女認為,孝順老人就是多給錢,讓他吃得好穿得好。事實上,老人最重視的還是親情,子女要多關心老人,多與老人交流,讓老人感受到天倫之樂,消除煩惱。
一些老年人告訴筆者,相比子女給予的物質支持,老年人更希望得到“精神贍養”,希望子女們在工作之余,多和父母聊聊。
專家指出,從社會到子女,應當盡力幫助“漂”在陌生城市的老人“入鄉隨俗”。子女下班回家后不要因為疲憊而忽視與父母交流,要多帶他們出去活動,讓他們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在精神上有寄托和依賴。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楊放如教授建議,預防老年人患上心理疾病,家庭與社會需形成合力:一是子女應多給予老年人精神上的關懷與慰藉;二是社區多組織老年人參加各種健身和娛樂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樂”;三是老年人應該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通過參與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來結識新朋友,讓生活更加陽光 以上就是關于“城市“老年漂”易得心病 渴望子女“精神贍養””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城市“老年漂”易得心病 渴望子女“精神贍養””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