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車險領域可謂暗流涌動隨著二次費
未來,車險的主要份額是掌握在平安、太平洋這樣的傳統保險商,還是一些新興互聯保險產品手中,一切都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根據《中國汽車報》的報道,占車險市場超六成份額的財險老三家人保、平安、太保2016年車險業務承保利潤則分別為72億元、27億元、19億元,占據行業前三甲。2016年,在53份公開的財報中,僅有13家保險公司的車險業務獲得承保利潤,也就是說,大約有75%的財險公司車險業務是虧損的。車險改革迫在眉睫。
今年上半年,車險領域可謂暗流涌動,隨著二次費改的到來,
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互聯巨頭紛紛搶占車險市場,整個行業再添火藥味。
據億歐了解,在一次費改全國落地一年后,中國保監會認為繼續按照前期安排深化改革的時機已成熟,二次費改隨之啟動,自主渠道系數再次下調。6月9日,保監會下發《關于商業車險費率調整及管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表明將進一步擴大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權,下調商業車險費率浮動系數下限,通過市場化手段進一步降低商業車險費率水平,這標志著二次費改正式開始實施。
從政策導向看,今后,各經營主體不能再以低價獲取市場,而應在車險差異化和人性化服務方面進一步探索。大型保險公司依靠規模效應盈利能力較強,中小保險公司經營困難的局面恐怕將有所加劇。
脫離市場的車險行業
車險業“如何擺脫帶著鐐銬跳舞”的尷尬?如何與后市場深度融合、有序發展?而造成車險常年虧損的根本原因又在哪?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車險業。
行業壟斷,規則僵化
種種跡象表明,現在的車險業亟需打破行業壟斷、重新制定游戲規則。
我國傳統車險業普遍采取的是分銷合作的模式。早年間,保險公司跑馬圈地時,為了獲得更大的分銷份額,就要簽下大量4S店,將其納入到自己的分銷體系之中,除了支付15%~40%的高傭金,還會讓渡出更多的利益,有的甚至對自身具有殺傷力,比如特定數量的事故車推送。這使得保險公司喪失對其賠付范圍的絕對控制權。由此造成了當前幾乎所有保險公司都在抱怨管控無關賠付和超額賠付之難。其實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審控體系,但礙于與4S店難以言說的利益糾葛,審控體系更是被束之高閣。
賠付成本居高不下
一直以來,保險公司分銷部門和理賠部門僅對各自業績指標負責,而忽視了對方所必須面對的理賠控制和分銷難度的難題。于是,在此背景下產生了一個悖論——保險公司對于4S店和維修廠的考核不在車輛的維修水平而在保險的分銷能力。然而,這個悖論直接導致了保險公司賠付成本多年來的居高不下。
如今,我國車險業已到了重塑行業規則、挖掉這顆“毒瘤”的臨界點。保險公司必須減少對傳統分銷體系的過分依賴,理順與4S店、維修廠的關系。目前我國已擁有足夠大的汽車保有量,并已進入二次購車階段,消費者對車險具備了初步認知。基于已積累的上千萬的客戶量,保險公司完全可以加強自己的直銷能力,不過關鍵在于其推進變革的意愿是否強烈,畢竟會牽扯到利益鏈的重新劃分、資源的重新配置,而且還會造成成本的上升。
車險行業不妨著眼汽車后服務市場
車險市場的激烈競爭把矛盾都集中在承保端費用率問題上,但解決車險問題的根本辦法卻應該在理賠端的后期服務質量上。傳統車險市場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把用戶“留下來”,所以也并不真正擁有用戶,這一認知背后蘊含的市場機會的邏輯正是:消費者并不在意我的保險是誰提供的,我的車是哪個技師修的,用戶需要的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
整合小而散的汽車修理廠,構建快修市場
在修理廠小散亂差的現實下,修理行業自身難以整合起來。一定會有部分保險公司“下沉”做服務,重建理賠服務體系,或者第三方依靠互聯搭建大平臺,整合維修企業。
早在2014年出臺的《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中,鼓勵保險公司用市場信息公開透明和消費者口碑推動機動車維修市場誠信建設,建立機動車維修企業服務質量黑名單制度,對出險車輛維修優先選擇誠信企業。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發布部分車型零整比,提高了汽車配件價格信息的透明度,保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目前已經發布多次。
人保和平安作為車險巨頭,也在進行很多互聯化的嘗試,比如人保推出汽車救援、保養、車友俱樂部等。平安車險也在利用平安好車等平臺提供附加服務,還推出“誠信維修”,對平安電銷客戶贈予車輛養護服務禮包。服務禮包有全年不限次數補胎、多次洗車、機油保養、劃痕補漆、清洗節氣門等多種類型,基本涵蓋客戶一年的車輛養護需求。
互聯入局者應著眼于小事故
以第三方平臺為代表的汽車后市場服務也該應運而生了。商業邏輯是,依靠互聯,大數據技術,采用O2O形式整合修理廠,提供統一的服務標準,質量控制和識別體系,引導維修廠變身互聯形式的品牌店。
大維修是4S店的主營業務,而快修市場仍然沒有人整合。而一些互聯保險產品,已經開始關注這一領域,這也讓車險運營模式發生根本性轉變成為了可能。
車險費改后,表面上由于競爭價格放開,保費降低,但實際上原來不在保險價格控制范圍的重要因素,比如駕駛習慣、交通違法系數、將來猛踩油門的習慣也會被錄入進去。在此情況下,考慮到流程和成本等方面的因素,精明的消費者會計算什么時候用保險、什么時候不用,在不走保險時,選擇維修廠還是4S店就很難說了,而消費者保險的使用策略也將影響傳統4S店維修業務。
快修是后市場比較高頻的項目,也是每一位車主都能感受到的服務。快修不僅能強化后市場服務提供商的品牌美譽度和能行風行風專業素養,對于保險公司而言,也是降低理賠成本的重要手段。商車費改后,車主常常有個糾結,出了小事故不報案,自己承擔費用;報案,下一年保險費不僅不下浮甚至可能上漲。修吧,需要一些費用,不管費用由哪方支付;而不修,小碰小擦總讓人不舒服。小事故以后到底要不要索賠。保險公司為避免產生道德風險而不能主動向車主提供建議。而由保險公司整合的維修廠、服務商來提供建議,便可以幫助車主很快計算出臨界點。
后服務市場,代理保除了面對與接受險將成為保險公司重要戰略
后市場服務商的服務專業性優于保險公司,但價格又遠遠低于4S店。各大保險公司能不能依托互聯,實現的增值服務,將為汽車后市場開辟一個重要戰場。
而更加廣泛連鎖和更加簡潔的流程,既方便了消費者,又能能幫助保險公司提高客戶的黏性。汽車后服務之所以在最近幾年引起重視,除了線上推廣和大數據分析外,還必須依靠線下的點,有門店和絡來支撐,才能獲得消費者,也才能得到保險公司的認可,這正是保險公司綜合經營的未來所在。
在理順銷售與維修方之間的利益關系后,控制好無關賠付和超額賠付無疑是必須攻克的難題。保險公司的專業特長在于準確的理賠,不可能所有的服務都由保險公司自己搭建,但是保險公司可以把參股布局后服務商作為一個戰略,作為服務創新的戰略。
PS:后市場作為汽車產業中最為重要部分之一,模式各樣,行業急需一些在認知層面和方法論層面的新交流、新思考。基于此,億歐公司將于2017年12月14日,在中國大飯店舉辦億歐2017創新者年會暨汽車后市場峰會,就后市場實體服務、規模擴張、盈利(變現)能力、一級市場投融資動態、產業互融等話題,攜手業界一線創業者、明星公司、大型公司負責人進行思想碰撞與分享。
活動詳情:
版權聲明
凡來源為億歐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每個人不論在任何處境下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白帶多怎樣治療腦缺血灶吃什么好青島雙鯨藥業維生素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