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水餃按新國標合格 專家釋疑安全標準降低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各位思念水餃的消費者、媒體朋友:2011年7月是一個令思念同仁難過和反思的日子。在這個月,食品安全部門檢驗出我們的三鮮水餃里含有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打開鄭州思念食品公司的官方網(wǎng)站,首頁上就是這封告媒體書。事件發(fā)生三個月后,焦點卻意外地從問題水餃轉到了正在征求意見中的《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而這一切,都源于這家公司副總經(jīng)理賈國飚的一句話。
按照賈國飚的意思,如果是2004年的舊標準,水餃里自然不能含有這種病菌,但如果是按新標準,這種含量就是合格的。難道,速凍食品的新國標真的在倒退嗎?這套關系健康、關系安全的食品標準是否被人綁架了?中國之聲對話新國標權威專家,進行了一番求證。
新《標準》并不意味著食品安全標準降低
正在征求意見當中的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主管部門—衛(wèi)生部中國疾控中心專家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所長嚴衛(wèi)星表示,過去我們對致病性微生物是零的概念,規(guī)定不得檢出。但食品涉及種養(yǎng)殖、加工、生產(chǎn)、包裝、儲存、流通多個環(huán)節(jié),多年的檢測實踐也表明完全不檢出微生物幾乎不可能,老《標準》在實際操作中并不現(xiàn)實。
嚴衛(wèi)星:制定一個不得檢出是比較容易的事。過去我們定性,現(xiàn)在逐步要到定量的概念。現(xiàn)在也不是說放寬,現(xiàn)在是按照國際上的慣例,要按照風險評估來考慮,使標準出來以后更加科學。
因為要做定量的話要做許多的研究工作,將來即便是要定量,不同的食品要求的數(shù)字也不完全一樣。包括現(xiàn)在新出來的都是采用分級采樣的方法,不像過去采一批樣品一檢驗就決定了。
嚴衛(wèi)星強調,新《標準》中對于微生物允許檢出含量的闡述,并不意味著食品安全標準降低了。
嚴衛(wèi)星:現(xiàn)在是不得檢出,以后就會有一個數(shù)字,這個數(shù)字不等于有了就不能保護安全,它的安全保護的水品都是要達到的。能保護安全的水平是一樣的。公眾放心,保護健康的水平是沒有改變的。
有毒有害化學成分比微生物危害更大
專家說法有些專業(yè),其實可以打個比方,按照過去的標準,定性,就是“有”還是“沒有”,0就是合格,0.1就是不合格;現(xiàn)在的新標準是定量,到底是多少,各有各的標準,可能是0.3,也可能是0.5。標準從0到0.3或0.5,可能有些人認為,這是在降低。
同時,記者也采訪了國家環(huán)保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董金獅,他從另一個角度對這種所謂的“降低”進行了一個說明。
董金獅:過去我們國家的食品只是有衛(wèi)生標準,而忽略了安全標準。比如大腸桿菌、各種微生物,認為這些東西危害比較大。但是現(xiàn)在看來這些東西在人體內都是存在的,盡管對人體有害,但是可以治療抵御。而有毒有害的一些化學成分在人體內反倒是很難治療,危害更大。
董金獅指出,過去一些老的檢測標準忽視了一些難檢出的化學物質的含量,現(xiàn)在看來很不科學。
董金獅:各種各樣的重金屬、有毒有害的微量元素、消毒劑過去在我們的標準里都忽略了。例如去年我們礦泉水的標準就修改過。依云的礦泉水進口到中國都不合格。為什么呢?因為中國礦泉水的標準只是檢測各種各樣的菌類,而國外是重點強調它有害的成分。比如說我們國家對溴酸鹽就不測試,而這些東西比細菌造成的危害更大?,F(xiàn)在是逐漸轉向安全標準作為重點了。衛(wèi)生指標適當下降,對一些對人體危害不太大的微生物的指標適當放寬是符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的。
新標準生效之前,仍應按照老標準執(zhí)行
那么,這是不是表明思念水餃就不存在問題了呢?董金獅表示:
董金獅:新標準還有一個征求意見階段,征求意見完了還有一個標準的發(fā)布日期,還有一個生效日期,有時候發(fā)布日期和生效日期中間還有半年甚至長達兩年的時間,去讓企業(yè)做一些相應的準備,技術的改進工作,而不是標準出來馬上就要生效,所以在新的標準沒有出臺之前,也許老標準出現(xiàn)一些漏洞,甚至一些問題,但是從法律角度來講還是要按照老標準執(zhí)行。
標準是多是少,標準是高是低,其實在老百姓心中,最重要的標準只有兩個字:安全。目前,在衛(wèi)生部的官方網(wǎng)站上,《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仍然在公開征求意見階段,時間截止到11月10日。我們希望更多的意見碰撞和交流,整合出一套最讓人放心的食品安全標準。 以上就是關于“思念水餃按新國標合格 專家釋疑安全標準降低”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wǎng)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思念水餃按新國標合格 專家釋疑安全標準降低”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