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涂料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結構的思考力量
對涂料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結構的思考
屈原不僅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 涂料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配套工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其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為了實現涂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滿足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筆者認為涂料企業在“十一五”期間應當實施“三大發展理念和三項調整”。 (1)一體化發展理念。涂料要改變依靠大量消耗資源和能源來推動經濟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通過科技、資源、能源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實現自主科技創新,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生產力布局,大力開展資源、能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推進涂料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2)清潔生產發展理念。全面推行清潔生產,通過{TodayHot}采用低污染工藝和新技術、新設備,減量、替代有毒原材料,加強內部管理,開展廢物綜合利用等辦法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的產生,推進涂料工業的穩定發展。 (3)綠色涂料發展理念。堅持以科技進步為先導,大力推進涂料品種向水性化、高固體化、無溶劑化和粉末化方向發展,不斷滿足公眾和社會對涂料安全性的需求,推進涂料工業健康發展。 近幾年來涂料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從2000年184萬噸到2004年猛增到298萬噸,短短的四年增加了100多萬噸,這是十分可喜的,表明涂料市場潛力巨大。但是,應當看到目前的這種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的消耗,勞動力的廉價和環境的損害來獲得的,且從涂料總量結構來分析,中高檔不足,低檔過剩。為此,要從過度依賴資金、自然資源和環境投入,以量的擴張實現增長,轉向更多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從提高效率獲取經濟增長。要將科技自主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十一五”規劃的著力點,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增加科技的投入,實現以高科技突破為切入點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要以產品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涂料工業的發展。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實現涂料產品的結構調整: (1)生產要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涂料企業要實施精品戰略,打造核心競爭力。專業化生產是規模經濟的表現,有質量的規模經濟又是市場競爭的本質體現,我們應當以專業化優勢為基礎,突出重點,注重做優,努力發展中高檔產品,集中力量致力于開發具有前瞻性、領先一步的核心產品,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獲取高附加值,擁有較長時間、較為穩定的競爭優勢。 (2)涂料產品要向高科技含量、高質量、多功能方向發展。要加大科技開發力度,努力開發新一代涂料產品,重點加強現有產品的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產品要向環保型(低毒、低能耗、水性化、高固體、粉末化)方向發展。在解決高檔涂料用的關鍵原材料的同時,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型和耐久性涂料,如水性涂料、粉末涂料、輻射固化涂料、有機硅、有機氟改性、{HotTag}丙烯酸酯類涂料、重防腐涂料,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專用涂料。 (3)品牌要向國際化發展。我國目前涂料企業有8000多家,上萬個品牌,且涂料產量高,但知名品牌少,在世界涂料銷售額前10名的涂料企業中,沒有一家是中國的涂料生產企業,也就是說我國沒有享譽世界的涂料品牌。因此涂料企業要重視品牌的效應,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產品質量,打造自主品牌,努力實現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提出的“十一五”行業發展目標,即大力扶持中國涂料品牌產品和企業,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企業集團的成長,力爭培育10家以上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100家年銷售額超過l億元的企業,使排名前30位的企業集團的產量和銷售額在行業中的比重超過60%。 實現涂料可持續發展,人才是涂料發展的靠前資源,因此,要逐步由原來的人力成本觀轉變到人才資源觀。即由原減員增利轉到人才增效上來。 (1)加快人才結構的調整。必須加大對人才資本的投入,要大力引進企業真正需要的高學歷人才、緊缺人才和成熟人才,形成企業研發、制造、應用服務的人才精英。 (2)加強人才的培育。開展各種類型涂料專業人才的培訓,持續抓好以崗位技能為重點的全員培訓工作,努力形成科學、合理的人才結構和梯度。 (3)建立人才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機制。制定和推行多種形式的人才激勵考核辦法,繼續探索科技人員、營銷人員和生產靠前線關鍵崗位人才分配的激勵措施,逐步擴大這部分人薪資在分配總額中比重。
濟南哪家醫院治療白癜風好合肥哪家醫院治療婦科好
包頭哪家白癜風醫院較正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