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川智能進軍科創板獲上交所受理營收高度依
4月4日,蘇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川智能)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
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披露,在報告期內,瀚川智能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83.04%、72.82%、和75.07%。其中,對最大客戶泰科電子銷售收入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58.03%、50.67%和35.94%。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經股權穿透后,瀚川智能背后有國內知名的氣體傳感器及儀表制造商漢威科技(300007,SZ)的股份存在,持股比例為0.54%。
客戶集中度高
申報稿顯示,瀚川智能成立于2012年11月16日,注冊資本為81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蔡昌蔚。此次擬發行股數不超過27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為25%。募集資金約4.68億元,將用于“智能制造系統及高端裝備的新建項目”的建設。
據悉,瀚川智能是一家專業的智能制造裝備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從事汽車電子、醫療健康、新能源電池等行業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客戶包括泰科電子、莫仕、法雷奧、大陸集團等國際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據招股書介紹,在汽車電子行業中,全球前十大零部件廠商有七家為瀚川智能客戶;在連接器細分領域,全球前二大廠商為瀚川智能客戶,在醫療健康行業,瀚川智能擁有美敦力、百特、3M等客戶;另外在新能源電池行業,瀚川智能還擁有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客戶。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瀚川智能的客戶集中度高,2018年度,對前五大客戶泰科電子系、大陸集團、億緯鋰能、力特、莫仕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57億元,8205.95萬元、3603.42萬元、3347.01萬元、1891.34萬元,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75.07%。
圖片來源:瀚川智能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截圖
其中,對最大客戶泰科電子系的銷售金額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達35.94%,而在過去2016年和2017年,這一比例分別達到58.03%和50.67%,泰科電子系的營收占比呈現逐步降低的趨勢,但對于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占比在近三年都保持在70%以上的較高水平,未見明顯下降趨勢。
瀚川智能解釋稱,這與下游行業的競爭格局及公司采取的發展戰略、所處的發展階段有一定的關系,上述客戶均有嚴格的供應商認定體系,經過長期合作,公司與核心客戶之間已經形成長期、穩定的業務關系,具有較強的客戶資源壁壘。
對此,華泰證券分析師吳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客戶集中度高,依賴前幾大客戶,容易出現風險,一旦前幾大客戶任何一家出現問題,那么直接對公司營收造成較大影響。”
另外,記者也注意到,瀚川智能經營狀況與汽車電子行業高度相關,在報告期內,汽車電子行業產品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當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分別91.09%、89.05%和85.53%。瀚川智能表示,一方面受制于現有的生產規模、技術人員和資金等條件,公司無法全面覆蓋下游應用行業,另一方面汽車電子行業本身是智能制造下游應用最大的領域之一,且行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
漢威科技間接持股
根據申報稿披露,瀚川智能的前五大股東為瀚川投資、瀚川德和、天津華成、江蘇高投、瀚智遠合,持股比例分別為45.05%、10.93%、7.91%、6.66%、3.87%。蔡昌蔚通過控制瀚川投資,瀚川德和,瀚智遠合及個人直接持股,合計控制公司60.58%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瀚川智能的股東中,一家名為國儀投資(深圳)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國儀投資”)的股東持股比例為1.79%,而國儀投資背后,是國內知名的氣體傳感器及儀表制造商、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漢威科技,后者持有國儀投資30%的股份,因此漢威科技間接持有瀚川智能0.54%股權。
科技含量幾何
瀚川智能此次申報科創板,企業科技含量也受到市場關注。據悉,公司2017年被江蘇省科技和信息化局評為“江蘇省兩化深度融合創新試點企業”,并設立了江蘇省精密高速凸輪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蘇州市汽車電子智能制造裝備與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公司擁有核心技術14項,共獲得44項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正在申請中專利47項、軟件著作權3項。
公司2018年研發投入1959.96萬元,同比增長54.73%,占營業收入的4.5%。截至去年底,瀚川智能共有研發人員163人,占公司總人數的23.12%,核心研發人員6人,其中4人是多項專利的發明人。公司為技術研發人員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并向部分核心技術人員給予了股權激勵以調動他們的工作創造性,保持人員隊伍的穩定性。
此外,對于瀚川智能沖刺科創板上市相關事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4月5日多次致電公司,但是并未獲得回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