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廣闊的家蠶彩色繭的飼養技術
前景廣闊的家蠶彩色繭的飼養技術
前景廣闊的家蠶彩色繭的飼養技術
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蠶桑研究所與省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與開發,利用色素添色生產家蠶彩色繭的技術成果,2002年3月通過安徽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該彩色繭生產的蠶絲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質量檢測,證明其不含任何國際上禁用的染料,絲織品達到生態紡織纖維標準。為使該項科技成果快速推廣,惠及蠶農,涇縣蠶桑站在省蠶桑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爭取到了20張家蠶彩色繭的飼養試驗,通過在桃花潭鎮龍潭村4戶蠶農家布點飼養,取得成功。實踐證明,該項技術易掌握、好操作,適合當前推廣的任何家蠶品種,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家蠶飼養技術
家蠶彩色繭的飼養前期和普通蠶的飼養相一致,按正常的技術要求操作即可,對家蠶品種沒有嚴格的要求,現行生產上推廣的家蠶品種,如871×872、青松×皓月、春蕾×鎮等都適合飼養。最關鍵的技術要求是飼養到5齡后蠶體要求健壯,發育整齊,無病害。
1、添食時間:大蠶5齡餉食后第2天,每張蠶種(2.6萬頭計)使用1袋色素粉,按正常的喂葉量,每天添食2次拌有色素片葉。
2、色素液配制:首先用℃的溫開水少量溶解色素粉(可根據需要選用紅、黃等顏色的色素粉),再定量加入10千克冷開水稀釋色素原液備用。
3、色素液使用:在蠶室內用塑料薄膜鋪在地面上并一分為二,一邊用來堆放桑葉,一邊預留。將原液按1:5的比例進行再稀釋,并按每千克色素稀釋液拌10千克片葉的標準,用噴霧器進行直接噴灑。噴灑溶液時需穿上干凈水田襪,邊噴邊用腳均勻地將桑葉翻到預留的一邊。為做到噴霧均勻,可用相同的方法噴第2遍。為防病抗病,噴灑液中可添加蠶用抗菌素。
4、注意事項:如遇陰雨天或空氣濕度較大時,要減少對水量,提高色素濃度,可將色素濃溶液與冷開水的比例由1:5調整到1:4或1:3。添食時間要到家蠶老熟上簇方可停止。上簇前為了老熟齊一可按正常方式添食蛻皮激素。期間要做好蠶室的通風換氣,防蒼蠅,注意遮陽,以防陽光直接照射到蠶體上,上簇要使用方格簇,等到全部化蛹后方可采繭。
二、結果分析
在品種和飼養環境相同的條件下,彩色繭具有良好的綜合優勢。根據飼養結果調查,單產彩色繭達到49千克,普通繭44.5千克,每張增4.5千克,繭價今年春繭市場價為14元/千克,彩色繭為18元/千克,每千克高4元,同時彩色繭后期發育良好,食葉量大,抗病力強,其解舒和上車率均比普通繭高4.4%左右。另外,彩色繭家蠶與普通繭家蠶的飼養在5齡前飼養的方法和技術要求沒有本質區別,后期添食色素通過實踐操作和培訓,易于蠶農掌握,飼養成本較低,對農民的增收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推廣前景
絲綢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創匯產品,20世紀80年代,我國絲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隨著泰國、印度等絲綢業的興起,國際市場競爭力日趨激烈,同時由于沒有很好的處理蠶農、收烘、加工之間的關系,使我國絲產品的質量有所下降,絲綢業前景不容樂觀。彩色繭是一種新型的科技產品,由安徽天彩繭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萊奇卡羅"牌天然彩色真絲服飾,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開了一片天地,2003年1月榮獲中國國際絲綢博覽會金獎,填補了安徽省絲綢產品的空白。推廣家蠶彩色繭飼養技術,首先有市場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追求時尚的同時,也在追求健康美,人們的消費需求為其發展提供了空間;其次,隨著科技的發展,人才的貯備,推廣絡的健全,為其推廣提供了保障;最后,推廣彩色繭生產,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機會,在正常情況下,可確保蠶農增收10%。我縣家蠶年飼養量在5萬張左右,如逐步加以推廣,將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條件。
整腸生多大的孩子可以服用肝昏迷患者吃什么全自動分板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