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朱興良政商圈有極好口碑2020年
起底小米黃牛黨 “頭牛”月收入數萬元
一直以來,黃牛黨幾乎無處不在商場里,有刷卡的黃牛;醫院外,有賣號的黃牛;劇場旁,有倒票的黃牛
近年來,一些黃牛甚至開始涉足互聯領域,小米黃牛黨就通過上搶購小米并轉售的方式,從中賺取差價牟利。
那么,小米黃牛黨究竟是由一個怎樣的群體構成?他們能夠從這種交易中獲利多少?其存在又會對消費者以及小米公司產生怎樣的影響
近日,法治周末通過臥底于一個名叫小白小米專業黃牛群(以下簡稱小白群)的700人群,以及對多位相關業內人士的采訪,試圖揭開小米黃牛黨的神秘面紗。
分工明確的黃牛團隊
法治周末在調查小白小米專業黃牛群時發現,如今這些黃牛,已經形成一個分工明確的生態系統。
該群的共享文件中有一份名叫小米搶購教程的新手指南,其中對小米的搶購以及交易流程都作了較為明確的提示。
新手指南寫道:先在小米官注冊好賬號并提前預約,登錄好賬號,時間到后就去搶(說白了就是要搞到購買小米的資格號)。然后把搶到的賬號、密碼、版本以及操作者的支付寶賬號、姓名等信息發給群主小白,這樣就可以得到傭金了。
至于傭金的價格,往往都是以當天小米產品的市場價格為準,傭金將會在群主小白出完貨后到賬。
此外,新手指南中還有一些搶購技巧的提示,群主小白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在群共享中更新公布小米產品的市場價,并在搶購前作一些時間上的提示等。
平時,小白群里的黃牛們會在一起交流一些搶購經驗,除了手動搶購外,更多人還會去購買一些搶購軟件。
小白群里的一位黃牛告訴法治周末,從群主小白手里就可以買到一款35元的搶購軟件,如果不使用軟件,搶購效果往往不好。有的黃牛甚至不惜花上數萬元購買更為高級的搶購軟件。據說,有軟件可以一次搶到500甚至更多臺的小米。
法治周末觀察到,這個小白群幾乎每天都會有新人加入,并且像它這樣的小米黃牛群其實并不止一個,在群搜索中輸入黃牛小米的關鍵詞,還可以搜到多個類似的群。
小米黃牛收益不等
此前曾有消息稱,一些成規模的小米黃牛,月入萬元不成問題,有的年收入甚至可以達到數百萬元。
也許有人會問,小米黃牛真的有這么高的收益么?
法治周末在小白群內發現,至少在該群中,大部分小米黃牛的月收入都只有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群內一位黃牛上月拿到了6000元的收入,就已經開始被其他黃牛眼饞了。
這是因為小白群里的大多數黃牛都是兼職的,他們平時都有各自的職業,只是每到小米發貨時就過來搶一下。在眾多小米黃牛看來,這種情況下,月收入能達到兩千元就已經是個不錯的水平了。
不過作為頭牛的群主小白卻和其他人不同,他是有機會賺大錢的。小白在群里實際相當于雇主,雇傭群里的眾多其他黃牛去搶購小米等相關產品,然后他再將這些批量收購上來的小米等產品轉售獲利。
至于群主小白的收入能有多少,群內也曾有人問過,但他一直對此諱莫如深。
此前曾有報道指出,一個同樣雇傭搶手的小米黃牛,每次能搶到50臺小米,以每臺利潤100元計算,每月利潤大概在2.5萬元左右。而目前小白群內有700多黃牛,每次搶到小米的數量很可能要翻倍,并且群主小白不僅收小米,還包括紅米碼、華為等產品,其獲利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這些被收購的小米最終流向了那里?據說一部分流入了淘寶店,還有更大一部分進入了傳統的店面銷售渠道,因為傳統店面的收購價格往往都要高于淘寶店鋪。
法治周末還發現,有時候小米黃牛的日子并不好過如果運氣不好沒有搶到小米,或者正趕上小米降價,這些因素都將拉低小米的收購價格,最終影響黃牛獲利。
饑餓營銷助長黃牛動力
其他品牌的都是買來的,小米卻是搶來的。相信這是小米留給大部分消費者最為深刻的印象之一。
在小米的饑餓營銷模式之下,消費者為了能夠搶到一部小米,除了自己一個人靜候在電腦前,按照小米規定的搶購時間瘋狂地點擊鼠標,往往還要拉上幾個親朋好友一起助戰幫搶。即便如此,也不能夠保證就一定搶得到。
在中國萬宇看來,正是小米這種饑餓營銷的模式催生了小米黃牛的存在。
萬宇告訴法治周末,小米所采取的限量銷售策略,往往使得在一定時期內需求遠大于放貨量,比如小米1剛開始面市時,每次放貨量都是5到10萬臺,而這個時候實際預定需求可能都已達百萬,這就造成了小米的稀缺性。
其實大部分小米的消費者都是普通消費者,而真正的米粉與發燒友只占了很小一部分。萬宇表示,這是因為小米的價格相對低廉,在一定時期內,比起同價位的其性能又會更強,這就更加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心理。
此外,小米還給黃牛留出了較大的加價空間。
萬宇分析,在當前市場上,一款中興或華為品牌的售價3000元,幾乎同等配置的小米可能只要2000元。這樣即使黃牛以2300元拿貨,2500元轉售,仍然可以輕松出手并獲利不菲,這種加價空間也更加刺激了黃牛對小米產品的關注。
消費者與公司皆受其害
速途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春暉在接受法治周末采訪時表示,小米黃牛的做法,使已經十分緊缺的資源更加緊缺,消費者為了買到心儀的產品不得不再給黃牛支付一些額外的費用,讓小米產品的購買門檻再一次提高。
小米產品的最大優勢就是其相對較高的性價比,但是因為黃牛的存在,卻讓消費者享受不到這種性價比了。萬宇認為。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特約研究員、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張延來律師告訴法治周末,通過黃牛渠道銷售的小米產品,即使不出現高仿、假貨等問題,由于中間可能早已經過多次轉手,相應的銷售憑證等是否完整,很可能會影響到后期的質保等。
比如新消法規定的七天無理由退貨,如果是黃牛渠道銷售的小米產品,可能大部分就早已過了七天期限,難以再享受這一權利。張延來表示。
那么小米黃牛的存在,對小米公司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鄭春暉認為,小米黃牛打亂了正常的市場消費模式,使公司對產品產量銷售沒有了正常的判斷,預估產量可能會出現過量的問題。
萬宇也表示,本該直接被消費者拿到的產品最終卻落入了黃牛的手中,很可能會讓消費者對小米公司這種銷售模式的合理性產生質疑,如果多次搶購不到,消費者還可能會放棄購買,讓小米公司損失部分客戶。
不過,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卻認為,雖然小米黃牛的存在對于消費者有著諸多不利影響,但是對于小米公司而言,反倒并不一定是件壞事。
對企業來說,黃牛的存在制造出了一個銷售熱潮的現象,從營銷推廣角度來看,有時候企業甚至是樂于見到此類現象出現的。洪仕斌認為。
小米存打擊黃牛義務
張延來認為,所謂黃牛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法律上并沒有對黃牛的特殊規定,在現有法律框架下,除非個別商品,如火車票等是明令禁止黃牛存在的,其他行業一般都不涉及違法問題。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肖颯律師則在接受法治周末采訪時表示,類似小米黃牛的行為涉嫌違法。她認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條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價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條件,小米黃牛倒賣小米或小米的購買資格侵犯了消費者獲得價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條件的權利。
此外,肖颯還認為,小米公司負有打擊黃牛的與義務。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由于小米與小米資格倒賣現象極其嚴重,小米公司作為銷售者應當擔負起打擊黃牛或更改銷售策略的義務,從而消除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保障消費者的權利。肖颯表示。
不過肖颯也坦言,小米黃牛確有打擊難度。一方面,由于小米黃牛主要活躍于互聯,空間上呈現出跨區域的態勢,人數上出現分散而廣泛的態勢,且分工縝密。所以,黃牛利用互聯進行小米或小米銷售資格的收購、轉售不易被直接打擊、阻止,使得黃牛難以被小米公司打擊;另一方面,針對類似于倒賣小米及其購買資格的行為缺乏專門的國家機構監管。
肖颯建議,未來如果要解決小米黃牛的問題,需要小米公司審視銷售策略,修正其銷售政策中可能引起黃牛囤貨居奇的策略,小米公司只有消除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才能在根本上打擊黃牛。
法治周末為此致電小米公司,詢問其對黃牛的治理態度與具體措施,但截至發稿時,對方一直未予回應。
早期腦動脈硬化急性扭傷的處理方式
通心絡膠囊治療頸動脈斑塊有效果嗎
他達拉非片的產品規格
便秘治療偏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