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一年茶葉交易量達30億元
一年茶葉交易量已達30{2元,龐大的市場使得茶葉貿易成為東莞重要的經濟活動。
東莞市貿促會透露,雖然東莞不產茶,但已經開始著手打造普洱茶、黑茶的陳化基地。
茶博會作為茶葉市場風向標自然受到重視,11月13日,離開幕還有半年時間,東莞已經啟動了第四屆茶博會的籌備工作。
記者從茶博會組委會了解到,第四屆東莞茶博會定于2011年5月20日至23日舉行,展覽面積增加一半,從今年的10000平方米增加到15000平方米,展位也相應地從500多個增加到700多個。除了繼續保留已有的老茶、藏家展示交易區之外,還將開辟專業市場推廣區,觀察員廠商產品展示區和舞臺活動區。
“新茶輸入東莞,東莞輸出老茶,東莞為全世界儲藏茶葉。”東莞市貿促會綜合科科長周雪華說,東莞將打造成為普洱茶、黑茶陳化基地。今年5月份舉行的第三屆茶博會,最重要的意義似乎并不在于有多少成交額,而在于最終找到了東莞茶葉產業發展的明確方向。
現在,茶博會組委會已經在著手整合資源,三次派人前往北京、沈陽、濟南、內蒙等地考察市場對東莞老茶的接受程度。東莞的兩大茶葉市場也開始朝“陳化基地”方面進行改造,華南茶葉交易中心要成為“集約化倉儲式陳化中心”,而東城茶葉市場則致力于打造“東莞老茶(藏家)展示交易中心”。
東莞對于打造普洱和黑茶陳化基地的信心何在?東莞市茶文化促進會會長蔡金華表示,東莞每年的茶葉消費量已達到30億元,民間藏茶量巨大,早已成為茶文化的重要基地。周雪華則舉出了一個數據:普洱茶80%都在廣東消費,而其中50%又被東莞吸納。
根據專家們的論證,東莞能成為陳化基地,除了茶文化氛圍濃厚之外,其亞熱帶季風氣候可以大大縮短普洱茶陳化期,而大量相對廉價的倉儲物業則提供了物質支撐。
“東莞是茶葉流通量最大的地級城市。”湖南黑茶的代表性品牌“白沙溪”的區域經理彭勇稱,東莞確實具備成為陳化基地的條件。(來源:東莞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