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蝦刺傷身亡 小小海蝦為何有如此殺傷力

導語:據臺灣媒體報道,住在臺中市神岡鄉的一名蔡姓女子,在燒蝦時不慎遭活蝦刺了一下右小腿,結果不日身亡。小小海蝦為何有如此殺傷力?我們在盡享海鮮美味的時候如何避免意外傷害呢?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事件回放:臺灣女子被蝦刺傷不日身亡
據臺灣媒體報道,住在臺中市神岡鄉的一名蔡姓女子,在燒蝦的時候不慎遭活蝦刺了一下右小腿,當時傷口很小,她僅以優碘消毒傷口。
沒想到第二天凌晨,傷口突然出現紅腫硬塊且疼痛難耐,家人急送醫院治療。醫師判斷是遭到細菌感染,立即進行清創處理,并對右腿進行截肢手術。但病情仍未見好轉,10月1日不幸去世。
醫院表示,蔡女士是海洋弧菌感染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并引起敗血性休克,最終導致死亡。
調查加載...專家解讀:小小海蝦為何有如此殺傷力
“不僅是被海鮮刺傷,吃下去也有可能發生這一情況。并不是小蝦多厲害,真正致命的是海洋弧菌,其實這種細菌正確的叫法是海洋源性創傷弧菌。因為一般情況下,海鮮不會致命,只有出現傷口了,才有感染的可能。”浙大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說,在日常接診中,小蝦并非是唯一的感染源,梭子蟹、青蟹、貝殼類、海魚等都發生過感染事件。
“創傷弧菌的感染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消化道攝入,比如貝殼類等海產品以及生魚片;另一種是皮膚上直接感染,比如接觸海產品時產生了傷口,創傷弧菌就會侵入人體。”宗主任說,人與人之間不會相互傳染,所以如果發現身邊有人感染了創傷弧菌,不用太驚慌。
為什么有的人會感染發病,而有的人不會呢?宗主任表示,一般的感染是很輕微的,但如果是以下高危人群,就要特別小心了:酒精性肝硬化、肝?。òㄔ虿幻鞯母斡不?、慢性肝炎、酗酒、遺傳性血色(鐵)沉著病、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型貧血、慢性腎衰、淋巴瘤等。
同時,專家也建議,一定要把海鮮煮熟后再食用,不要貪圖鮮味,盡量少生食海鮮。
專家提醒:被海鮮劃傷后注意傷口是否紅腫
現在喜歡吃海鮮的人越來越多,一旦被海鮮劃傷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關鍵看是否出現紅腫,如果劃傷的地方出現紅腫,一定要小心,最好馬上到醫院去就診。不過這個觀念現在許多市民還無法接受,覺得小傷口而已,犯得上用高級抗生素或者住院觀察嗎?如果說要截肢,更加讓他們難以接受。”宗主任感嘆,創傷弧菌的殺傷力如此之大,和許多人對這個細菌不了解也有很大關系。
盛吉芳介紹,如果感染了創傷弧菌,幾小時內皮膚就會出現潰爛,兩天內組織壞死,隨后患者會出現腎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發癥,最終喪命。該細菌發病非常之快,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皮膚有紅腫的時候,最好馬上就醫,因為如果等到出現小水泡乃至大水泡等情況時,很有可能肢體也已經被感染了,救治的難度就會增大。”宗主任介紹,皮膚紅腫的原因非常多,但是如果有被海鮮劃破口子的情況,最好能引起重視。
相關資料:創傷弧菌到底是怎么樣的一種細菌?
創傷弧菌屬于弧菌屬,是一種棲息于海洋中的細菌,1971年,Blake首先報道本菌引起疾病,現知包括三個生物型:I型對人類致病,能夠引起原發性敗血癥和傷口感染;Ⅱ型是鰻魚的主要致病菌;Ⅲ型于1996年夏季首次報道,能引起人類敗血癥和軟組織感染。
在美國所有經食物途徑傳染的傳染疾病中,創傷弧菌引起的死亡最高。近年來報告美國、韓國、日本及沿海各國因生吃牡蠣導致原發性敗血癥,死亡率高達70%,而且該菌快速致死,感染者多在1~2天內死亡。 以上就是關于“女子被蝦刺傷身亡 小小海蝦為何有如此殺傷力”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女子被蝦刺傷身亡 小小海蝦為何有如此殺傷力”內容,謝謝!
- 我發現情商越高的人,在為人處世中,就會越“禁忌”這3條
- 同齡職場人自我救贖:只要開始一切都不晚。改變四種心理底層邏輯
- 曝張丹峰五一終于回家,拿到了洪欣的原諒,已經與畢瀅徹底分手
- 發改委已向上海派駐工作組,建立企業“白名單”以穩供應鏈產業鏈
- 硬件不適合入手?裝一臺顏值逆天的辦公主機吧
- 盧泰文慢看,比爾蓋茨給三星做了一次廣告
-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出唇六月霜
- 佳發教育(300559.SZ)持股陳大強擬減持不超2%
- 林心如大女兒側顏照大爆火!穿休閑裝被驚艷到,完美繼承爸媽優點
- 張嘉文嘗試中單先攻流EZ,Q技能百發百中,領先對手一件單兵
- 徐濠縈攜女兒逛街,14歲陳康堤五官像陳奕迅,大叔叔已到媽媽腰部
- 意甲:博洛尼亞vs澤尼特,搶分關鍵戰澤尼特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