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獲近2000萬元融資 道彤資本、張黎剛領投
12月8日,移動醫療新媒體“醫學界”宣布獲得近2000萬元的A輪投資。道彤資本以及愛康國賓董事長張黎剛參與投資。
“醫學界”在2015年9月推出主打醫生在線教育的醫生學習社區——醫生站APP。據醫學界創始人陳奇銳介紹,醫生站迄今為止注冊醫生用戶已接近40萬。關于商業模式,據陳奇銳稱,在擁有了最大的醫生閱讀流量之后,廣告營收迅速增長,該公司同時涉足醫院培訓等線下會議業務。
大健康領域的投資一度非常火熱。
艾瑞咨詢副總經理衛鋒在近日上海的一次會議上介紹,以資本涌入量為例,整個2014年有一百多個億,但僅2015年上半年就超過了這個數字。而具體到移動醫療領域,“互聯網+”的大風更是創出了一年超5年的融資記錄,2014年總融資額接近7億美元。
然而,資本投資的風速正在減緩。創業型移動醫療企業的A輪融資愈趨困難,資本更青睞少數移動醫療大鱷的B、C輪融資。
道彤投資管理合伙人孫琦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投資“醫學界”是因為看中“尚未融資的、優質的醫生入口標的”。
新醫改六年,在增量改革的收官之際,深水區成為了一道不得不闖的天塹,而這道天塹的突破者會是誰呢?據了解,目前多位致力于醫改政策研究的專家學者,已經不再僅僅停留在呼吁政策改變層面,而是寄希望于產業創新,以倒逼醫改取得實質性突破。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問的陳奇銳說:“提供更優質的醫學內容上,是最主要的投資方向,其次是推動醫生站的社區化升級,以及促進和醫療界的合作。”
在陳奇銳看來,目前醫改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的癥結就是醫生問題,在近300萬執業(含助理)醫師中,大多數是不合格的,而優質醫生資源目前大都集中在大醫院,因此不解決醫生的水平差距問題,看病難無解。
陳奇銳則認為:“如果要靠學院教育和規培解決中國的醫生問題,預計需要30年才有可靠的醫療,而很顯然中國人民等不及。”
根據“醫學界”2015年4月份的一份微信端調研報告顯示,參加調研的393名醫生,平均年齡35歲左右,有84.41%的醫生每天學習臨床知識的時間超過半小時。
而巨大的需求就意味著巨大的市場,陳奇銳認為,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在變革醫學繼續教育方面大有可為。 以上就是關于““醫學界”獲近2000萬元融資 道彤資本、張黎剛領投”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醫學界”獲近2000萬元融資 道彤資本、張黎剛領投”內容,謝謝!
- 化繁為簡,一枚讀得懂的當今世界時腕表
- 夏日運動季 選一款動感腕表|封面天天見·逛姐出街
- 2022年東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參考資料、備考指導
- 吉林市本輪疫情高風險沿海地區清零
- 肯豆的衣品真是“卡戴珊家之最”,漂亮有型,身材挑不出毛病
- 618值得入手的公開信好物,有TWS、云臺相機,還有龍蝦人二合一
- 湖北省創立方·大學生創業路演周會走進湖北省大學
- 用過這款洗面奶之后,再也只想換了!
- 李書福恰恰黃章背后:車機、手機一體化時代終將來臨
- 被“誤解”多年的魚,沒有魚頭和里奧,漁民賣的很便宜卻被瞧不起
- 工信部:正在研究儲備工業穩增長后半段政策措施
- 證監會:通過視頻會議等形式 確保發審委會議、重組委會議、上市委會議正常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