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益生菌中外文標注不一致 沃爾瑪十倍賠償
法制晚報訊(記者毛占宇實習生陳卿媛)沃爾瑪超市銷售的一款酸奶,其中所含益生菌的中文標注與外文標注不符。消費者起訴后,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日前根據食品安全法判決生產商北京鴻達乳品有限公司作出十倍賠償共計7600元。
酸奶(供圖/華蓋)
邱先生訴稱,他在2015年5月20日在沃爾瑪建國路店花760元購買了20瓶大瓶日式酸奶與26瓶小瓶日式酸奶,用來調理腸胃、補充營養。
他說,這款日式酸奶標注稱富含益生菌和其他酸奶少有的干酪乳桿菌,但沒標識含量,而且雖然標識含有干酪乳桿菌,但其對應的外文翻譯成中文是“副干酪乳桿菌”,與中文不一致。
邱先生認為鴻達公司利用消費者對國家法規的理解盲區欺詐消費者,已構成侵權,起訴到法院要求鴻達公司作出十倍賠償。
法庭上,鴻達公司認為,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和北京市乳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均稱國內目前沒有出臺酸奶中乳酸菌的檢測方法及國家標準,所以公司沒有在產品上標識干酪乳桿菌的含量是合理的,我國境內對于菌類含量的檢測沒有相應技術,故無法確定其具體含量。
該公司也不承認存在欺騙消費者行為,請求法院駁回邱先生的訴訟請求。
審理期間,邱先生提交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顯示,2016年1月,該店被沒收違法所得5877.32元,行政罰款166209.6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最高法院指導案例,消費者購買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要求銷售者或者生產者依照食品安全法規定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賠償的,不論其購買時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人民法院都應予支持。
本案中,雖然邱先生在2015年5月之后陸續在不同超市購買了涉案品牌酸奶,即使他在沃爾瑪超市購買前已經知道酸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也不能由此否定邱先生的消費者身份。
法院認為鴻達公司售賣的酸奶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故要求根據食品安全法賠償十倍價款的訴訟請求,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當予以支持。
2016年6月30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北京鴻達乳品有限公司作出十倍賠償7600元。文/記者毛占宇實習生陳卿媛
以上就是關于“酸奶益生菌中外文標注不一致 沃爾瑪十倍賠償”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酸奶益生菌中外文標注不一致 沃爾瑪十倍賠償”內容,謝謝!
- “裴娜”粗毛俊杰玩變裝,穿吊帶細腰太搶鏡,耳飾夸張遮住半只耳朵
- 六安四位中學老師寫的高考作文,問你來“閱卷”……
- 臺當局派團赴帕勞開會炒“任職期間突破” 返臺后12人感染新冠
- 千萬不要隨便穿著肉色的衣服…哈哈哈哈狠狠代入了!
- 中華民族新能源汽車數量突破1000萬輛
- 美國人吃飽漢堡所以肥胖,為何我們也常吃飽卻不胖?看手里漢堡我哭了
- 4.2億元!晉中又一輪消費券來了,5月21日開搶
- 有哪些考場提分的心理學基礎知識?
- 喜歡這樣和你開“玩笑”的女人們,并非撩你,而是動了真情
- 自制豆腐,干凈零加到,比做豆漿多2步,記住2個比例,不比買的差
- 如何從裝修外邊完美逆襲?不做冤大頭從我做起 !
- 孫悟空為何很少下水?真的是水性不好?其實是責怪他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