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區展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專項整治工作
發布時間:2020-09-10 17:01:39
環保“回頭看” 發展“向綠走” ——江州區展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專項整治工作側記 □ 記者 黃海建 通訊員 陸華勇 龐恒 “太好了,‘擾民’的養豬場終于拆掉了!”日前,江州區馱盧鎮崇王村那內屯村民們的一塊“心病”終究去掉了。 那內屯的部份居民在未獲得相關部門批建的條件下,私自建設養豬場進行養殖,所產生的廢水對環境和飲用水源造成了污染,村民們反應強烈。接到中央督察組轉辦件后,江州區環保、水產畜牧和馱盧鎮政府等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要求業主盡快關閉,并下達限期整改違法行為決定書。同時,考慮到養殖業主的利益,該區政府撥出專款,依法依規給予一定補償,得到了養豬場業主的理解和支持。 “我們僅用兩天的時間就把那內屯違建的11戶16棟面積為9535平方米的養豬場全部拆除,轉運生豬1293頭,抽取運走化糞池污水23車115立方米,有效改良了群眾的居住環境。”馱盧鎮黨委書記林敏說。 “生態不是靠喊出來的,是靠干出來的。”江州區委書記農化說,當前,江州區正認真依照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整改要求,以堅定的決心和高效務實的舉措,保質保量把重點環保問題整改到位,為該區高質量發展創造優秀的環境。 為增加收入,10幾年前馱盧鎮部份村民進行網箱養殖,由于效益好,其他村民紛紛效仿,網箱養殖范圍不斷擴大,一度發展到6000多箱。為保護左江水質
,2015年江州區委、區政府開始對馱盧左江河段的網箱進行清理,截至目前已清算4500個網箱。“為貫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的整改要求,江州區委、區政府決定用一個月的時間對馱盧河段剩余的1500多個網箱進行全面清理,一箱不留,讓左江重現昔日美麗風光。”江州區委副書記馮江華說。 “我們對馱盧河段的網箱數量、魚類品種和大小都進行了摸底調查,同時積極幫助養殖戶聯系銷售渠道,并鼓勵漁民轉型發展,爭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撤除工作。”江州區畜牧水產局副局長劉可武說。 為加快解決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進一步改良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環境, 6月12日,該區組織相干部門對位于左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1家養龜場和1家養豬場進行搬遷撤除工作。同日,該區對羅白鄉那湴村定筆屯客蘭水庫網箱魚養殖進行撤除整治,并對羅白鄉那湴村定筆屯客蘭水庫養鴨戶進行動員搬遷清算工作。 6月13日晚,該區在江州區匯豪城“上海街”、寧明花山新城小區“百威廣場”展開夜間整治行動,對占道經營、燒烤攤點、超門店經營以及亂設廣告燈箱等違法行為進行整治。江州區環保局監察人員還對部份燒烤經營戶的環保油煙凈化設施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不按要求安裝和使用油煙凈化設施的,現場提出整改要求,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發現1處取締一處。 為加強左江江州區河段采砂管理工作,規范河道采砂秩序,保證河道行洪安全,江州完全杜絕違法采砂行動。6月13-14日,市公安局江州分局、左江海事處、水利、安監等部門成立聯合執法隊伍,展開打擊河道非法采砂聯合執法行動。聯合執法隊前后到渠珠至公益、公益至馱盧河段開展執法,打擊河道非法采砂行動。在執法現場,執法人員依法要求非法采砂船離開禁采區,并對非法采砂船實行扣押,有效避免和切斷其非法作業。 與此同時,該區還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位于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江州區“火紅左江”現代特點農業(核心)示范區項目、江州區誠信養殖基地、阮志清養龜場的拆遷及黃華燁養羊點的搬遷工作。 環保“回頭看”正為江州區帶來一場發展“向綠走”的喜人變化。“通過這次整治,江州區的空氣質量明顯好轉,水質也達到優良標準。”江州區環保局局長農江說。 “一方面要護好綠水青山,另一方面還要努力將它們轉化為金山銀山。”江州區區長王耀雷說,下一步,要立足常態長效,通過正向激勵和逆向倒逼,推動污染防治攻堅取得實效,推動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擦亮江州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這塊金字招牌。碧凱保婦康栓預防宮頸癌嗎
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 保婦康栓
碧凱保婦康栓預防宮頸癌嗎
碧凱保婦康栓治療效果
碧凱保婦康栓包裝
猜你會喜歡的
猜你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