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之旅二十載留下一片足跡帶走一份鄉情
中新社北京7月9日電 (記者 冉文娟)"參加‘尋根之旅’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希望體驗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高鐵等中國‘發明’和技術的便利,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澳大利亞的華裔青年馬冀飛對來華之旅充滿期待。
中國"尋根之旅"系列活動是華文教育工作的品牌活動,旨在鼓勵世界各地的華裔青少年學習和傳承中華文化,迄今已舉辦20年,共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萬華裔青少年參加了活動。對他們來說,"尋根之旅"既是學習之旅、文化之旅,也是血脈之旅。
7月7日,120余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參觀位于太原的山西省博物院,感受歷史文化魅力。當日,2019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山西太原營第一期開營。來自澳大利亞、意大利、美國等7個國家的120余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參加活動。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20年間,"尋根之旅"系列活動根據各地優勢以及海外華裔青少年特點,打造出獨特的尋根文化品牌,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了華裔青少年學習漢語和了解中華文化的熱情。
正在上海參加2019"尋根之旅"夏令營上海徐匯營活動的華裔青少年李英龍這些天收獲不少。短短10天行程,李英龍體驗了19場教學活動。學包餃子,吹嗩吶,體驗古法造紙、活字印刷等,都讓他覺得新鮮有趣。"能與有相似經歷的小伙伴在一起相互交流、結交新朋友,共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很有意義。"他說。
美國華裔少年辜宇軒則在甘肅度過了一段"很酷"的旅行。他與30多位年齡相仿的伙伴們從蘭州出發,前往張掖、嘉峪關、敦煌等地,重走千年絲路,實地感受獨特的風土人情,欣賞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藝術。
增強華裔青少年的身份認同是"尋根之旅"的另一重意義。長期的海外生活讓不少華裔新生代缺乏對中國、中華文化的親身感受和體驗,他們往往對祖籍國感情疏遠,也面臨著"身份認同"的困惑。
資料圖:2018年12月17日,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中國音樂營—重慶師范大學營在重慶師范大學開營。來自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120名華裔青少年及領隊,將在重慶踏上15天的"中國尋根之旅"。本次活動由中國國務院僑辦主辦。圖為百余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及領隊在開營儀式結束后合影留念。中新社記者 周毅 攝"學校里,同學和老師說我是烏拉圭人,在家里,媽媽說我是中國人",曾參加過"尋根之旅"夏令營的華裔學生馬天駒就表示,自己多年來一直為"我究竟是誰"而迷惘。
"尋根之旅"無疑是一趟解惑之旅。華裔青少年在追尋祖輩、父輩成長印記的過程中,融入中華文化、培養對中華文化濃重的代入感,這有助于他們自我定位,從而增強在社會交往中的自信。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平時說著英語、法語、德語等不同語言,但不管身處何地,我們都流著相同的血液。中國是我們共同的根。"伴隨著"尋根之旅",加拿大的華裔青少年張添頤對自己的華裔身份更添一份自豪。
另一方面,"尋根之旅"既增強了華裔青少年作為中華民族子孫的驕傲,也讓他們成長為溝通中外的使者。
資料圖: 來自印尼、新西蘭、澳大利亞的52名華裔青少年年領隊在桂林市少年宮教師的帶領下,學習書法、中國畫、武術等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中新社記者 陸漢寶 攝"我現在就讀于菲律賓的雅典耀大學,學校有濃厚的中國文化學習氛圍,同學們也經常熱烈地討論中國文化,在‘尋根之旅’夏令營的體驗,讓我親身感受到了中華文明和中國發展。回到菲律賓后,我會更好地向同學們講述中國故事。"談及參加夏令營的收獲,華裔青少年李嘉婷這樣說。
華裔青少年既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也是傳播者。和李嘉婷一樣,許多參加過"尋根之旅"的華裔青少年都成為了講述中國故事、促進中外友好的使者。有了他們的加入,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將更加多姿多彩。(完)
寶寶對牛奶過敏喝什么奶粉好如何判斷寶寶感冒
9歲小孩腹瀉肚子疼
復方鱉甲軟肝片在天津哪兒買
寶寶積食不愛吃飯怎么辦
- 如懿傳中,富察瑯嬅的貝殼旗頭搭配5套旗裝,坐姿出落得雍容高貴
- 求函數最值,一般方法和解決辦法,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 主導同事讓你背黑鍋,學會這3點,不僅不吃虧!主導還喜歡!
- 奕瑞科技現2銅板大宗交易 共成交2,328.00萬元
- 今日,入市喜提“520”大禮包
- 《電鋸甜心重照相》制作中!畫面將更加逼真
- 小天才旗艦一些公司Z8公布,或帶來顛覆性定位體驗
- 幽默段子:我更委屈,她奶奶比我小兩歲,可我還得裝孫子!
- 遼籃將士凱旋,楊鳴再立新目標,郭艾倫別具一格,朱榮振不見蹤影
- 公司寧愿花大價錢招新人,也不給老雇員漲工資,這3點原因太現實
- 菜鳥教練首次季后賽就橫掃對手 烏度卡比肩維斯和盧指導
- 廣東全力援港抗疫兩年底:情滿灣區 粵港一家